山药叶蜂
别名
学名 Senoclidea decorus Konow 膜翅目 叶蜂科
修改
病虫名称
别名
拉丁名
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7.5mm,雌成虫头、胸部黑色,有光泽。腹部橙黄色。触角鞭状,黑色,第3节最长。雌成虫比雄成虫稍大。卵:椭圆形,初产时呈浅橙黄色,孵化前为绿色。幼虫:初孵时浅绿色,头部浅黄色,老熟时黄褐色。胴部各节具3条横向黑点线,其上有短小毛。蛹:乳白色。茧:灰黄色椭圆形。
发生规律
生活习性 华北、华东年生2代,以幼虫在土中作茧越冬,翌年4月化蛹,5~6月羽化为成虫。成虫在晴好的白天活动,多飞到有花蜜和有蚜虫处取食花蜜,常在新梢上刺成纵向裂口并产卵。初孵幼虫在叶片上群集为害,食害叶片,严重时把叶片吃光,仅留叶脉或叶柄。第1代成虫7~8月羽化产卵,8月中下旬进入第2代幼虫为害高峰期,10月陆续入土越冬。
危害特征
为害特点 幼虫食叶,发生严重时把植株叶片吃光。
寄主
防治措施
防治方法 (1)秋冬季进行耕翻,消灭部分越冬幼虫。(2)幼虫低龄期喷洒40%乐果乳油1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 <
分布
图片文件
sc/SCHC/GCLHC/SYYF.jpg,
Subm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