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子囊菌亚门赤霉属的真菌玉蜀黍赤霉病菌。子囊壳球形或近球形,散生或聚生于病组织表面或略埋生病部表面的子座上,深蓝、蓝紫至紫黑色,顶部有乳头状突起,其上有孔口,子囊整齐排列在子囊壳内壁,子囊无色,棍棒状,基部有短柄,内含8个呈单行排列的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无色,弯纺缍形,两端钝园,多数具有3个隔膜。无性态为半知菌亚门镰孢属的禾谷镰孢菌。分生孢子产生于分生孢子座的孢子梗上,分生孢子镰刀形,顶端钝园或略收缩,基部脚胞显著。分生孢子有3~7个隔膜,单个孢子无色,聚集时呈粉红色黏稠状。其他多种镰孢菌也可引起赤霉病。病菌生长发育需高温,高湿条件。菌丝体发育起点温度为3℃,最高温度为35℃,适温为22~28℃,最适温度为25℃。分生孢子于4~36℃时均可产生,适温为25~28℃。子囊壳产生温度范围5~35℃,适温25~30℃条件下2~3天即可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形成的温度范围为12~30℃,在适温25~28℃时,经5~10天即可形成并成熟。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萌发温度范围为4~35℃,在最适温度25~30℃时,经4~8小时可萌发率可达90%以上。子囊孢在10~15℃时,12~24小时也可达90%以上。子囊孢子在高湿度(相对湿度≥90%),无水滴时也可萌发,而分生孢子必须在有水的条件下才能发育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