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化螟

钻心虫  蛀心虫
Scirpophaga  incertulas (Walker)  鳞翅目  螟蛾科

水稻  陆稻  野生稻

北限为山东省汶上县、烟台市和河南省辉县,即在北纬37-38°之间,南至海南岛均普遍发生。 为害特征     水稻苗期和分蘖期,初孵幼虫在从稻茎基部蛀入,咬断茎内组织,破坏输导机能,使心叶失水纵卷呈葱管状,而后逐渐雕萎枯黄,造成枯心苗。这种枯心苗早期叶鞘不枯黄,不扭转旋卷,易拔起,断处有虫咬痕迹且平齐;孕穗末期和抽穗初期初孵幼虫侵入穗苞,取食幼花,二龄后蛀入稻茎,咬断穗颈,水稻养分输送中断,造成白穗。这种白穗容易拔起,剑叶鞘不枯黄,剥开叶鞘,穗茎上有环状咬断的平齐伤痕,剥开穗茎,茎内虫屑、虫粪较少,青白干爽。 寄主 水稻  陆稻  野生稻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1)合理品种布局,在同一自然地区要比较单纯合理,尽可能避免单、双季稻以及早、中、晚稻插花混栽,减少三化螟上下代辗转繁殖为害的"桥梁田"。(2)选种适宜的早熟品种,苏中苏北地区宜选用在三代卵孵高峰前齐穗的水稻品种。(3)统一播种,旱育适期迟播或塑盘育秧;对单季中晚粳秧田应适当迟播,避开越冬代成虫盛期,压低一代有效虫量。(4)集中栽插期,并早追促蘖肥,及时搁田,缩短分蘖期,孕穗抽穗整齐。总之,要尽量降低蚁螟易侵入的危险生育期与蚁螟盛孵期的吻合程度。(5)秋播秋种灭茬杀虫,少(免)耕地区实行浅旋耕灭茬后机条播种麦或栽油菜,破碎稻根,既能直接杀死残留幼虫,又能增加越冬幼虫死亡率,减少来年发生基数。 物理防治     利用三化螟的趋光性,结合其它害虫的防治,以黑光灯、双波灯、频振灯诱杀成虫。秧田期在三化螟成虫盛发期间,覆盖无色防虫网,阻隔螟蛾进入产卵繁殖。 生物防治 药剂防治     每亩用5%锐劲特50毫升,或20%三唑磷乳油150毫升,或50%稻丰散乳油120毫升,或40.7%毒死蜱乳油(乐斯本)100毫升,或50%二嗪磷(二嗪农、地亚农)乳油75毫升,加水60公斤喷雾或加水20公斤机动弥雾。三化螟对杀虫双、杀虫单等沙蚕毒素类药剂已产生抗性,没有产生抗性的或抗性已减退的地区,可与上述有机磷药剂轮换使用,以抑制抗性。药液喷洒要均匀周到,施药前要上足水层5厘米,施药后保水5-7天,有利于药效的发挥。施药时避免污染桑园和蚕室,稻桑混栽区勿用沙蚕毒素类药剂;施药后的稻田水不得流入沟、河内,更不得流入水产养殖区,避免引起水产生物中毒死亡,应让其自然落干为好。 山东烟台以南各稻区
  江苏省一年发生3代,暖秋年可发生不完整的第4代。以老熟幼虫在稻桩内滞育越冬,翌年4、5月气温回升到16℃以上时开始化蛹。第一代成虫在5月中旬至6月初,第二代成虫发生于7月,第三代成虫发生8月至9月初。 三化螟成虫在傍晚羽化。白天静息在稻丛间,黄昏开始活动。趋光性强,羽化后当晚开始交配,第2天晚间开始产卵。雌蛾一生产卵2-3块。卵块多产生在叶片的中上部,正反两面都有。 三化螟蛾产卵对水稻生育期有极明显的选择性,本田多于秧田,处于分蘖期和孕穗期的稻田明显地吸引螟蛾多产卵。在生育期相同的情况下,叶色浓绿、生长茂密的田中相对地落卵多,叶片宽大的品种又多于叶片狭窄的,水秧多于旱秧。 三化螟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总积温分别为卵16.0℃和81.1日度、幼虫12.0℃和507.2日度、蛹15.0℃和103.7日度,全世代总积温为692.0日度。 螟卵多在上午孵化,下午2-4时孵化的也不少。孵化后的蚁螟就向叶尖爬行,后吐丝悬垂随风飘荡,分散到附近稻株上。三化螟幼虫怕光,蚁螟先寻找适当的部位蛀入稻株,然后取食。2-3龄幼虫转株也在夜间进行,3-4龄幼虫则多负有2厘米长的叶(或茎)来爬行转株。幼虫只取食叶鞘黄白色的幼嫩组织、穗苞内的花粉和柱头,以及茎秆的内壁,基本不吃有叶绿素的部分。在大量取食以前,必先在叶鞘和稻茎节间的基部作"环状切断",咬断大部分维管束,造成枯心或白穗等。 蚁螟的蛀入、存活和危害,与水稻生育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幼虫侵入率以4-5叶期最高,3-4叶期次之,8-13叶期(拔节期)最低,幼虫成活率以5-6叶期(分蘖)最高,7-8叶期和破口期次之,其他生育期均低。秧苗期因小秧苗叶鞘包裹紧,叶脉间距小于蚁螟头宽,必须咬破维管束组织才能侵入,因此蛀入需时长,侵入率低。已侵入的蚁螟在秧苗移栽明显落黄时死亡率很高。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有利于三化螟钻蛀侵入的生育期是分蘖期和孕穗至抽穗期,秧田期、移栽返青期、圆秆拔节期和齐穗以后不利于三化螟侵入。 温度对三化螟的成虫寿命和发育历期有明显影响。湿度对三化螟越冬死亡率影响很大,湿度太低,冬耕田土面稻桩内的越冬幼虫容易干死,湿度太高又容易窒息霉烂而死,4、5月越冬幼虫化蛹阶段,湿度是决定其死亡率的主要因素,同一类稻田,因品种混杂,或管理不当,追肥过迟过多,以致水稻生长参差不齐,可以拖长三化螟害危险期而受害较重。 寄生性天敌有多种寄生蜂、寄生蝇、线虫等。在寄生蜂中以卵寄生蜂最重要。在江苏,主要的寄生蜂种类是稻螟赤眼蜂,其次是等腹黑卵蜂、长腹黑卵蜂等分布北限为山东省汶上县、烟台市和河南省辉县,即在北纬37-38°之间,南至海南岛均普遍发生。
    水稻苗期和分蘖期,初孵幼虫在从稻茎基部蛀入,咬断茎内组织,破坏输导机能,使心叶失水纵卷呈葱管状,而后逐渐雕萎枯黄,造成枯心苗。这种枯心苗早期叶鞘不枯黄,不扭转旋卷,易拔起,断处有虫咬痕迹且平齐;孕穗末期和抽穗初期初孵幼虫侵入穗苞,取食幼花,二龄后蛀入稻茎,咬断穗颈,水稻养分输送中断,造成白穗。这种白穗容易拔起,剑叶鞘不枯黄,剥开叶鞘,穗茎上有环状咬断的平齐伤痕,剥开穗茎,茎内虫屑、虫粪较少,青白干爽。
成虫  雄蛾体长8-9毫米,翅展18-22毫米,头、胸部背面和前翅淡灰褐色。复眼灰黑色,下唇须长,伸向前方,前翅近三角形,中央(中室下角)具1小黑点,自翅尖至内缘中央附近有1条暗褐色斜带,外缘有9个小黑点,前面7个较明显,缘毛与翅同色。后翅灰白色,外方稍带淡褐色,具臀脉3条,缘毛为白色,腹部细瘦,灰白色,基部3节黄褐色。雌蛾体长10-13毫米,翅展23-28毫米,体黄白色或淡黄色。前翅淡黄或黄色,向外方色较深,中室下角具有1个明显的黑点,缘毛黄色。腹部末端具有淡茶褐色或淡黄褐色毛,产卵后脱落。 卵  长0.3-0.9毫米,宽0.7-0.8毫米,卵粒扁平椭圆形,但常因相互挤在一起而呈不规则的四角形或五角形。初产时乳白色,后转为黄白色、黄褐色,近孵化时变为灰黑色。卵块平均长6.3毫米,宽2.8毫米,长椭圆形,中央稍隆起,形似半边黄豆,卵粒排列,中央三层,边缘为一、二层,卵块表面盖有淡茶褐色或淡黄褐色鳞毛,排列较杂乱。根据预测预报的需要,可将卵的发育期分为六级,各级特征见下表。据卵块底面颜色的变化,从产下到孵化前可分为四个发育期①初期乳白色,②中期变淡褐色,③后期转灰色,④末期黑点出。 幼虫  一般有4-5龄,成熟幼虫体长约21毫米,头淡褐色或黄褐色。胸腹部黄白色或淡黄绿色,除映出淡绿色的背血管似背线外,无其他纵纹,气门淡茶褐色。腹足趾钩28-38个,排列整齐,为椭圆形单序全环,尾足趾钩21-31个,呈眉状半环。 蛹  雄蛹体长约12毫米,较细瘦,初为黄白色,后变黄绿色,头部较小,触角长达翅长的7/8左右,前翅端部达第四腹节后缘,中足超过翅端部伸到第五腹节,后足伸长达第七或第八腹节。雌蛹体长约15毫米,较粗大,触角长度为翅长的一半,前翅端部达第四腹节后缘,中足较接近翅的端部,后足伸至第六腹节后缘。根据预测预报的需要,可将蛹的发育分七级。
农业防治     (1)合理品种布局,在同一自然地区要比较单纯合理,尽可能避免单、双季稻以及早、中、晚稻插花混栽,减少三化螟上下代辗转繁殖为害的"桥梁田"。(2)选种适宜的早熟品种,苏中苏北地区宜选用在三代卵孵高峰前齐穗的水稻品种。(3)统一播种,旱育适期迟播或塑盘育秧;对单季中晚粳秧田应适当迟播,避开越冬代成虫盛期,压低一代有效虫量。(4)集中栽插期,并早追促蘖肥,及时搁田,缩短分蘖期,孕穗抽穗整齐。总之,要尽量降低蚁螟易侵入的危险生育期与蚁螟盛孵期的吻合程度。(5)秋播秋种灭茬杀虫,少(免)耕地区实行浅旋耕灭茬后机条播种麦或栽油菜,破碎稻根,既能直接杀死残留幼虫,又能增加越冬幼虫死亡率,减少来年发生基数。 物理防治     利用三化螟的趋光性,结合其它害虫的防治,以黑光灯、双波灯、频振灯诱杀成虫。秧田期在三化螟成虫盛发期间,覆盖无色防虫网,阻隔螟蛾进入产卵繁殖。 生物防治 药剂防治     每亩用5%锐劲特50毫升,或20%三唑磷乳油150毫升,或50%稻丰散乳油120毫升,或40.7%毒死蜱
3 Comments
Aug 30, 2020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has mutat labores nostrum ei. Duo te blandit erroribus, ut sea ipsum nonumy, mel no ignota accusamus gloriatur. Id has habeo regione, explicari hendrerit reprimique cum te.

评论与建议
Jane Williams

Talis, peritus advenas etiam imitari de castus, secundus abac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