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习性
以老熟幼虫滞育越夏,以低龄幼虫越冬。每年发生1代。据报导,在南京以2~4龄幼虫在杂草地或苜蓿田土层内越冬,来年3月天气回暖,田间气温近8~10℃时,开始取食活动,
4月是为害盛期,5月上旬进入暴食期,温度达20.5℃幼虫陆续成熟,停止取食,开始滞育。越夏,9月中旬化蛹,10月上中旬羽化为成虫,11月卵粒孵化,在草丛间取食,12月间以4、5龄虫在土层中越冬。成虫在诱测时趋光性表现大于趋化性,可能与当时的蜜源植物较多有关。交配产卵多在晚间。卵散产在地表土块、枯枝落叶及绿色植物的下部老叶上。卵期14~26日,成虫寿命,雄大于雌,雄蛾为15~30日,雌蛾10~23日。每头雌蛾平均产卵500~1000粒,多达1500粒左右。产卵前期为3~4日,产卵期平均6日。幼虫食性杂,共7龄。滞育幼虫潜伏在土壤中的深度因土壤类型不同而异,在粘土中浅于沙壤土。由于滞育幼虫在土壤中的历期很长,受天气变化、螨虫寄生及人为耕作伤害的机遇多,因此自然死亡率极高。这是我省大地老虎种群难以发展的主要原因。大地老虎有滞育越夏习性,时间长达4个月,由于盛夏气候干热,体内水分消耗多,尤其是受到螨的寄生,加上其它因素,滞育期间的自然死亡率很高,这是该种群在我省难以发展的主要原因。
分布 国内分布普遍。常年种群密度较稀,仅在有利其越冬的生境附近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