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夜蛾

别名  玉米叶夜蛾  白菜褐夜蛾  贪夜蛾
学名  Laphygma exigua Hübner 异名: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  鳞翅目 夜蛾科

寄主  生姜棉花、甜菜、玉米、麻、烟、葱、绿豆、大豆、甘薯、甘蓝、花椰菜、白菜、萝卜、莴苣、番茄、青椒、茄子、马铃薯、黄瓜、西葫芦、豇豆、架豆、茴香、胡萝卜、芹菜、菠菜、韭菜等多种蔬菜及其他植物170余种。

分布北起黑龙江、南抵广东、广西,东起沿海各省,西达陕西、四川、云南。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8~10mm,翅展19~25mm。灰褐色,头、胸有黑点。前翅灰褐色,基线仅前段可见双黑纹;内横线双线黑色,波浪形外斜;剑纹为一黑条;环纹粉黄色,黑边;肾纹粉黄色,中央褐色,黑边;中横线黑色,波浪形;外横线双线黑色,锯齿形,前、后端的线间白色;亚缘线白色,锯齿形,两侧有黑点,外侧在M1处有一个较大的黑点;缘线为一列黑点,各点内侧均衬白色。后翅白色,翅脉及缘线黑褐色。卵圆球状,白色,成块产于叶面或叶背,8~100粒不等,排为1~3层,外面覆有雌蛾脱落的白色绒毛,因此不能直接看到卵粒。幼虫共五龄(少数六龄)。老熟幼虫体长约22mm。体色变化很大,由绿色、暗绿色、黄褐色、褐色至黑褐色,背线有或无,颜色亦各异。较明显的特征为:腹部气门下线有明显的黄白色纵带,有时带粉红色,此带的末端直达腹部末端,不弯到臀足上去。各节气门后上方具一明显的白点。蛹体长约10mm,黄褐色。中胸气门显著外突。臀棘上有刚毛2根,其腹面基部亦有2根极短的刚毛。
生活习性山东、江苏及陕西关中地区,一年发生4~5代,北京年发生5代,湖北5~6代,江西6~7代,江苏、南京、河南新乡、山东,以蛹在土室内越冬,江西南昌、湖南凤凰以蛹越冬为主,并有少数未老熟幼虫在杂草或土缝中越冬,冬暖时稍微取食。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全年可生长繁殖,在广州无明显越冬现象,终年繁殖为害。成虫白天潜伏在草丛、土缝处隐蔽,夜间活动,最适宜的温度20~23℃、相对湿度50~75%。有趋光性。成虫产卵期3~5天,每雌可产100~600粒。卵期2~6天。幼虫3龄前群集为害,但食量小;4龄后,食量大增,昼伏夜出,有假死性。虫口过大时,幼虫可互相残杀。幼虫发育历期11~39天。老熟幼虫入土,吐丝筑室化蛹,蛹发育历期7~11天。越冬蛹发育起点温度为10℃,有效发育积温为220日度。甜菜夜蛾是一种间歇性大发生的害虫,不同年份发生量差异很大。一年之中,在华北地区则以7~8月为害较重。河南棉区在棉田发生2代,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第一代,8月下旬至9月下旬进入第二代,8月上旬是第一代幼虫为害盛期。
为害特点  初孵幼虫结疏松网在叶背群集取食叶肉,受害部位呈网状半透明的窗斑,干枯后纵裂。 3龄后幼虫开始分群危害,可将叶片吃成孔洞、缺刻,严重时个部叶片被食尽,整个植株死亡。 4龄后幼虫开始大量取食,蚕食叶片,啃食花瓣,蛀食茎杆及果荚。
防治方法  (1)在蛹期结合农事需要进行中耕除草、冬灌,深翻土壤。早春铲除田间地边杂草,破坏早期虫源孳生、栖息场所,这样有利于恶化其取食、产卵环境。在虫卵盛期结合田间管理,提但是早晨、傍晚人工捕捉大龄幼虫,挤抹卵块,这样能仃效地降低虫口密度。(2)使川Bt制剂进行防治及保护利用腹茧蜂、叉角历蝽、星豹蛛、斑腹刺益蝽等天敌的生物防治办法:卵的优势天敌有黑卵蜂,短管赤眼蜂等:幼虫优势天敌有绿僵菌。(3)在成虫始盛期.在大田设置黑光灯、高压汞灯及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同时利用性诱剂诱杀成虫。(4)用5%抑太保乳油1500-- 3000倍液,或1.8%虫螨克乳油2000~3000倍液等生物农药对甜菜夜蛾具有较理想的防治效果。
3 Comments
Aug 30, 2020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has mutat labores nostrum ei. Duo te blandit erroribus, ut sea ipsum nonumy, mel no ignota accusamus gloriatur. Id has habeo regione, explicari hendrerit reprimique cum te.

评论与建议
Jane Williams

Talis, peritus advenas etiam imitari de castus, secundus abac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