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秆黑潜蝇

别名  豆秆蛇潜蝇
学名  Melanagromyza sojae (Zehnter)  鳞翅目  潜螟科

寄主           大豆  赤豆  绿豆  四季豆  大青豆  野生大豆  野生绿豆等豆科植物

分布 中国黄淮、南方等大豆产区。吉林、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贵州、甘肃、广西、云南、福建、台湾等省区。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5mm。黑色。胸腹部具蓝绿色金属光泽。复眼暗红色。触角第3节背中央有长芒1根。前翅膜质透明,具淡紫色光泽,r~m脉位于中室中偏端部,翼瓣和缘缨白色。平衡棍黑色。卵:长0.31~0.35mm。椭圆形。乳白色,稍透明。幼虫:初孵时乳白色,后变淡黄色。3龄幼虫体长3~4mm。口钩黑色,端齿尖锐。前气门1对,着生在第1胸节上,指形,具6~9个开孔,排成2列;第8腹节上有后气门1对,棕黑色,烛台形,具5~9个开口,沿边缘排列,中部有几个黑色骨化尖突。蛹:体长2~3mm。长桶形。黄棕色。前气门短,向两侧伸出,后气门烛台状,中部有几个黑色尖突。
生活习性  豆秆黑潜蝇在江苏一年发生5代,以蛹在豆秆(也有少量在其它寄主的茎秆)中越冬。在大豆2~2.5个复叶期开始为害,一般以第1、2代为害春大豆,部分2代及其他各代为害夏播大豆、赤豆、秋豆等。全年田间成虫主要发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虫量高峰期通常出现在7月底至8月上旬,幼虫高峰期相应出现在8月上中旬(为全年发生的第3代或在夏大豆上发生的第2代),此时夏大豆处于花期,是受害影响产量最大的阶段。8月下旬以后,虫量逐渐下降。豆秆黑潜蝇发生中后期,卵、幼虫、蛹、成虫在田间同时存在,世代重叠现象较为突出。豆秆黑潜蝇成虫喜温,怕凤和阳光直射。羽化后须补充营养以促进性器官成熟,多在叶背基部以腹末端刺破表皮,舔吸汁液,也取食蚜虫的蜜露。成虫飞翔力弱,无趋光性。一般在大豆株顶部叶片上活动和交配,以上午10时及下午3~6时活动最盛。卵绝大多数产在叶片的背面(靠近基部叶脉附近的叶片组织内)。卵的孵化率和初孵幼虫的钻蛀率很高,一般都在95%以上。幼虫老熟后,花期前多在近地面的茎壁上咬一羽化孔,然后化蛹,蛹体多位于羽化孔的下方,花期后羽化孔多位于中上部的茎秆、分枝或叶柄上。产卵前期一般2天左右,7、8月份卵期1.5天,幼虫期9天,蛹期8天,完成1代为21天左右。豆秆黑潜蝇发生的最适温度为25~30℃。降雨量与成虫发生量有一定的关系。淮北大豆区5月下旬至6月上旬的降雨量多于30mm,一代有效虫源增加,二代发生重。目前尚未发现高抗品种,但不同品种间受害程度有一定的差异。凡分枝偏少、节间较短、叶色偏深、茸毛密而斜生、夏播品种前期生长较快的类型,均表现有较好的抗性。与豆秆黑潜蝇选择营养生长期和花期产卵习性有关。夏大豆播种愈迟,则受害愈重。寄生于幼虫和蛹的寄生蜂有8种,即豆秆蝇瘿蜂Gronotoma sp.、豆秆蝇茧蜂Bracom sp.、长膜金小蜂、两色金小蜂、黑绿广肩小蜂、潜蝇柄腹金小蜂和包腹金小蜂,前2种为优势种。随潜蝇发生世代的增加,寄生率不断提高,大豆生长后期寄生率几乎达100%,可大大压低下年发生的虫源基数。
为害特点  幼虫孵化后即潜食叶肉,后经叶脉进入叶柄、分枝和主茎,蛀食后形成弯曲的虫道,虫道内呈现红褐色,大豆生长后期,幼虫多在叶柄和分枝中蛀食。受害植株生长缓慢,引起早衰,导致荚粒数减少,粒重减轻。苗期受害重的可致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  (1)适当调节播种期,错开成虫最适宜产卵的生育期,减少落卵量,实施健身栽培,提高大豆抗耐蝇能力。(2)必要时于成虫羽化高峰期,亩用50%辛硫磷乳油75ml,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ml,或2.5%氯氟氰酸菊酯乳油30ml,对水40~50kg喷雾,或对水10kg弥雾。 <
3 Comments
Aug 30, 2020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has mutat labores nostrum ei. Duo te blandit erroribus, ut sea ipsum nonumy, mel no ignota accusamus gloriatur. Id has habeo regione, explicari hendrerit reprimique cum te.

评论与建议
Jane Williams

Talis, peritus advenas etiam imitari de castus, secundus abac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