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成虫:雌成虫体长14~17mm,宽4~5mm,雄成虫长14~18mm,宽3.5mm。雌虫扁平宽阔,背面拱隆,雄虫细长瘦狭,背面扁平。体深褐或棕红色,全身密生金黄色细毛,无光泽,头和胸部的毛较长,头部刻点粗密。前胸背板宽大于长,中央具微细纵沟。雌虫触角11节,略呈锯齿形,约为前胸长度的2倍;雄虫触角12节,丝状,长可达鞘翅末端。雌虫后翅退化。雄虫足细长,雌虫足明显粗短。卵:近椭圆形,乳白色。长0.7mm,宽约0.6mm。幼虫:末龄幼虫体长20~30mm.体宽4~5mm。体较宽而略扁平,每节宽大于长.胸腹背面正中具一纵沟,沟金针虫由此得名。体黄褐色,尾节深褐色,尾端2分叉,两叉内侧均有1小齿。
蛹:长15~22mm。裸蛹,纺锤形,初呈淡绿色,后变浓褐色。
分布 分布在我国的北方,也是江苏省的优势种。主要分布于旱作地区,种群分布有明显的区域性。在沿河两岸地势较高的沙壤土及丘陵岗地的沙质土壤地带发生多,粘土地和低洼地发生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