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星蝗

别名  尖头黄星蝗
学名  Aularches miliaris scabiosus (Fab.) 直翅目  蝗总科

寄主  玉米、水稻、甘蔗及禾本科牧草、芒果、槟榔、椰子、板栗、木麻黄、枫香、油桐、油茶、八角、栎树、油杉、泡桐、松、杉、桉、柚木、臭椿等多种农作物、果树和林木。

分布  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省区,是西南地区的主要土蝗之一。
形态特征  成虫:雄虫体长37~48mm,前翅长36~45mm;雌虫体长49~58mm,前翅长39~50mm。体较粗大,黑色或黑褐色。触角丝状黑色。头部背面黑褐色,复眼棕红色,在复眼之下具较宽的黄色斑纹。前胸背板的背面棕黑色,前后缘黄色,前缘的一对瘤状隆起桔红色,侧片的下端具1条宽约3~5mm的黄色纵条纹,与复眼下方的黄色斑相连,中后胸的腹面黄色或桔红色。前翅黄褐色,散布有许多近似圆形的橙黄色斑,大小不等,一般有70~82个;后翅黑褐色,近顶端稍淡。腹部前6节的前半部黑色,后半部桔红色。雄虫尾须下生殖板与雌性尾须、产卵瓣黄色。头大而短。颜面向后倾斜,颜面隆起,仅中眼之上明显具纵沟。头顶宽短,三角形,侧缘隆起明显,前端的纵沟和颜面隆起的纵沟相连接,无头侧窝。雄性触角稍长,超过前胸背板的后缘,雌性的不达或刚到达后缘。前胸背板具粗大刻点和瘤状突起,前缘的隆起较大,呈圆球状,中隆线仅在沟后区明显,无侧隆线,侧片呈“s”形弯曲。前后翅均发达,超过后足胫节的中部。后足腿节匀称,胫节具内外端刺。雄性下生殖板较短,顶端圆形。雌虫产卵瓣较窄长,顶端呈钩状,上产卵瓣的上外缘具有不明显的细齿。卵:初产时桔黄色,长椭圆形,长约7~8mm,宽约1.8~2.1mm。卵块呈筒形,卵粒在卵块中呈斜状排列,每一卵块中有卵20~45粒,卵块由海绵状胶质物包裹。若虫:体形与成虫相似,尖头黑色,颜面带有桔黄色斑,各龄若虫体上的颜色斑纹略有变化,随着龄期的增大,颜面和体躯上的黄色斑纹逐渐明显。老龄若虫体躯两侧均有2条黄色纵带,从头顶延伸到腹部末端,头顶及前胸背板正中也有一条较小的黄色纵带贯穿,腹部背板中隆线的突起为黄色。
生活习性  四川、贵州、广西、海南年生1代,以卵块在土中越冬。翌年4月下旬开始孵化,5月为孵化盛期,6月初为孵化末期。5~7月为若虫期,若虫共6龄,若虫出土后12~15天开始蜕皮,每一龄期历时14天左右,8~11月为成虫期。10月开始产卵,产卵后3~5天雌成虫即死亡。雄成虫最后1次交配后几天也开始陆续死亡。卵孵化迟早与温度有关,春末夏初如温度高,湿度合适,越冬卵即提早孵化。孵化以白天中午为最多,初孵跳蝻有群集性,常数十头在低矮的植物上取食叶片和幼嫩小枝,移动性不大,活动范围离产卵地不远。早晚活动较少,以9~16时的活动较多。中午阳光较强时,迁到低矮的灌木林或有蔽荫的草丛里取食。蜕皮前2天食量开始减少,刚蜕皮的跳蝻不大活动,蜕皮2天后食量开始增加,随着龄期的增加,其取食量也递增。成虫动作迟钝,飞翔力弱,只能作短距离飞行,未发现有远距离飞行现象。成虫是分散活动和取食。老龄跳蝻和成虫取食时,若取食的是针状叶和小枝,多从中间咬断,只取食很小部分,大部分咬断落地,受惊时要分泌带腥臭味的白色泡沫。成虫一生交配多次,每次一般为4~12小时,第一次交配的时间长些,以后逐渐缩短,交配时间以9~15时为最多。每雌一生可产卵56~85粒,产卵场所一般选在土壤疏松度适宜,地势平坦,又不积水的林地内或生有矮草的土坡上。产卵时雌虫将产卵管插入土中挖出产卵孔,先分泌一些泡沫状物才开始产卵,约1小时能产完一个卵块,产卵完毕又分泌一些泡沫状胶质物将卵块包裹。产卵入土深度是3~8cm。有些雌虫只挖产卵孔并不产卵,故形成部分假卵孔。卵块留在土中越冬。
为害特点  黄星蝗以成虫和若虫食害植物的叶片、嫩芽、花朵、小枝。为害逐渐加重。
防治方法  (1)人工挖除卵块,及时捕打跳蝻与成虫。(2)初龄若虫群集阶段,喷撒3%的敌百虫粉剂进行毒杀;也可用80 %敌敌畏乳油2000~3000倍液喷杀。
3 Comments
Aug 30, 2020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has mutat labores nostrum ei. Duo te blandit erroribus, ut sea ipsum nonumy, mel no ignota accusamus gloriatur. Id has habeo regione, explicari hendrerit reprimique cum te.

评论与建议
Jane Williams

Talis, peritus advenas etiam imitari de castus, secundus abac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