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斑病
玉米条斑病 玉米煤纹病 玉米枯叶病 玉米叶斑病
症状主要为害玉米的叶片、叶鞘和苞叶。叶片染病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后期病斑常纵裂。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变黄枯死。潮湿时病斑上有大量灰黑色霉层。下部叶片先发病。在单基因的抗病品种上表现为褪绿病斑,病斑较小,与叶脉平行,色泽黄绿或淡褐色,周围暗褐色。有些表现为坏死斑。该病是分布较广,为害较重的病害。我国主要发生在东北、华北春玉米和南方海拔较高、气温较低的山区。发生严重的年份,感病品种减产50%左右。
病原物为半知菌亚门的真菌大斑凸脐蠕孢Exserohilum turcicum (Pass.) Leonard et Suggs 异名:Helminthosporium turcicum Pass. ~ Drechslera turcica (Pass.) Subram. & Jain。分生孢子梗自气孔伸出,单生或2~3根束生,褐色不分枝,正直或膝曲,基细胞较大,顶端色淡,具2~8个隔膜。分生孢子梭形或长梭形,榄褐色,顶细胞钝圆或长椭圆形,基细胞尖锥形,有2~7个隔膜,脐点明显,突出于基细胞外部。有性态为子囊菌亚门的玉米毛球腔菌Setosphaeria turcica (Luttr.) Leonard & Suggs 异名:Trichometasphaeria turcica Luttr. ~ Keissleriella turcica (Luttr.) V. arx。自然条件下一般不产生有性世代。实验条件下,成熟的子囊果黑色,椭圆形至球形,外层由黑褐色拟薄壁组织组成。子囊果壳口表皮细胞产生较多短而刚直、褐色的毛状物。内层膜由较小透明细胞组成。子囊从子囊腔基部长出,夹在拟侧丝中间,圆柱形或棍棒形,具短柄。子囊孢子无色透明,老熟呈褐色,纺缍形,多为3个隔膜,隔膜处缢缩。
大斑病菌分玉米专化型S.turcica f.sp. zeae表现对玉米的专化致病性和高粱专化型S.turcica f.sp. sorghi对高粱有专化致病性。美国报道有4个生理小种。我国已发现1号、2号和3号小种。1号小种侵害水平抗性的多基因材料,产生萎蔫斑,在Ht1单基因材料上产生褪绿斑;2号小种在这些材料上都产生萎蔫斑。2号、3号小种虽不是优势小种但呈上升趋势。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原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附着在病残组织内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种子也能带少量病菌。田间侵入玉米植株,经10~14天在病斑上可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玉米大斑病的流行除与玉米品种感病程度有关外,还与当时的环境条件关系密切。温度20~
防治方法该病的防治应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加强农业防治,辅以必要的药剂防治。(1)选种抗病品种根据当地优势小种选择抗病品种,注意防止其它小种的变化和扩散。选用不同抗性品种及兼抗品种。(2)加强农业防治 适期早播,避开病害发生高峰;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做好中耕除草培土工作;摘除底部2~3片叶;降低田间相对湿度,使植株健壮,提高抗病力;玉米收获后,清洁田园,将秸秆集中处理,经高温发酵用作堆肥;实行轮作。(3)药剂防治对于价值较高的育种材料及丰产田玉米,可在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或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或40%克瘟散乳油800~1000倍液,或农抗120水剂200倍液,亩喷药液60~70公斤,隔10天防一次,连续防治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