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纹枯病
病状主要为害叶鞘,也可为害茎秆,严重时引起果穗受害。发病初期多在基部1~2茎节叶鞘上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后扩展融合成不规则形或云纹状大病斑。病斑中部灰褐色,边缘深褐色,由下向上蔓延扩展。穗苞叶染病也产生同样的云纹状斑。果穗染病后秃顶,籽粒细扁或变褐腐烂。严重时根茎基部组织变为灰白色,次生根黄褐色或腐烂。多雨、高湿持续时间长时,病部长出稠密的白色菌丝体,菌丝进一步聚集成多个菌丝团,形成小菌核。80年代以来,该病在一些地区为害日趋严重。
病原物为半知菌亚门的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和禾谷丝核菌R.cerealis Vand et Hoeven。立枯丝核菌细胞多核,具3个或3个以上的细胞核,菌丝直径6~10gin。菌核由单一菌丝尖端的分枝密集而形成或由尖端菌丝密集而成。该菌在土壤中形成薄层蜡状或白粉色网状至网膜状子实层。有性态为担子菌亚门的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 Donk。担子桶形或亚圆筒形,较支撑担子的菌丝略宽,上具3~5个小梗,梗上着生担孢子;担孢子椭圆形至宽棒状,基部较宽。担孢子能重复萌发形成2次担子。禾谷丝核菌中的CAG-3、cAG-6、CAG-8、CAG-9、CAG-10等菌丝融合群也是该病重要的病原菌,其中CAG-10对玉米致病力强。我国不同玉米种植区玉米纹枯病的立枯丝核菌的菌丝融合群及致病性不同。引发典型症状的主要是立枯丝核菌AG-1IA菌丝融合群。该菌群是一种不产孢的丝状真菌。菌丝在融合前常相互诱引,形成完全融合、或不完全融合、或接触融合三种融合状态。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菌丝和菌核在病残体或在土壤中越冬。翌春条件适宜,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侵入寄主,后病部产生气生菌丝,在病组织附近不断扩展。再侵染是通过与邻株接触进行的,所以该病是短距离传染病害。播种过密、施氮过多、湿度大、连阴雨多易发病。主要发病期在玉米性器官形成至灌浆充实期。苗期和生长后期发病较轻。
防治方法 (1)清除病原及时深翻消除病残体及菌核。发病初期摘除病叶,并用药剂涂,抹叶鞘等发病部位。(2)选用抗(耐)病的品种或杂交种。实行轮作,合理密植,注意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结合中耕消灭田间杂草。
药剂防治种子处理 用种子重量0.02%的浸种灵拌种后堆闷24~48小时。
田间喷药
发病初期喷洒1%井冈霉素水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