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病毒病

    症状  多表现系统性症状。叶片出现深、浅绿相间的花叶。有时可见叶绿素聚集、形成深绿色脉带和萎缩、卷叶等症状。黄瓜花叶病毒侵染时,叶片产生褪绿斑;豇豆蚜传花叶病毒侵染时病株叶脉呈绿带状和花叶症;蚕豆萎蔫病毒引起轻花叶症状。

    病原  主要有三种:黄瓜花叶病毒、豇豆蚜传花叶病毒和蚕豆萎蔫病毒。

    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 (简称CMV)。颗粒球状,病毒汁液稀释限点100010000倍,钝化温度6070℃,10分钟,体外存活期34天,不耐干燥,在指示植物普通烟、心叶烟及曼陀罗上呈系统花叶,在黄瓜上也现系统花叶。寄主范围广,可寄生于豆科、葫芦科、十字花科、藜科等39科的117种植物。

     豇豆蚜传花叶病毒Cowpea aphid-borne mosaic virus, (简称CAMV)。病毒粒体线状,稀释限点100010000倍,钝化温度5060℃:,体外存活期16日。寄主范围窄,仅限于豆科、藜科少数几种植物。

    蚕豆萎蔫病毒Broad bean wilt virus, (简称BBWV)。病毒粒体球状,释限点10000100000倍,钝化温度6070℃,体外存活期46天。其寄主范围广,包括茄科、藜科、十字花科等21种植物。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3种病毒在田间主要通过桃蚜、豆蚜等多种蚜虫进行非持久性传毒,病株汁液摩擦接种及田间管理等农事操作也是重要传毒途径。田间管理条件差、蚜虫发生量大发病重。

    防治方法  (1)选用耐病品种如红嘴燕、之豇28、新疆8号等品种。(2)选无病株留种。(3)及早防治蚜虫。(4)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4)发病初期喷洒1.5%植病灵Ⅱ号乳剂1000倍液,或83增抗剂1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