瓠瓜、越瓜病害

瓠瓜(葫芦)病害

全株性或发生在根部

在叶片上现浓淡不匀的嵌花斑,扩展后呈深绿和浅绿色相间的花叶。病叶小略皱缩或畸形,枝蔓生长停滞,植株矮小 叶片变小,呈现出明显的黄绿嵌纹.严重的绿色部分皱褶凸起,节间缩短、开花少、结果明显减少,后期叶片变小并呈现明显嵌纹 全株萎蔫。在开花结瓜后陆续表现症状,初期病株叶片从下向上逐渐萎蔫,至全株叶片枯萎下垂,茎基部稍缢缩,有的呈纵裂,或患部溢出琥珀色胶质物,维管束变为褐色
瓠子葫芦病毒病 瓠子绿斑花叶病 瓠瓜枯萎病
     

植株 各部位都有发生

茎蔓和叶柄染病,初生长梭形灰白色至褐色条斑,扩展后融为长条形斑,深秋病原菌的子实体突破表皮,病斑上布满小黑点。叶片染病初生不整齐褪绿斑,沿脉扩展,后变成浅黄褐色,斑边缘深褐色 叶片发病时先出现淡黄色病斑,圆形,直径510mm,边缘不清晰,后期中央破裂;茎蔓和叶柄发病时病斑梭形,淡褐色。果实发病时先出现水浸状小点,淡绿色,后发展为近圆形的深褐色病斑,中央凹陷有时表面溢出橙色胶状粘质物
瓠子葫芦蔓枯病 瓠子葫芦炭疽病
   

主要发生在叶片上

发生在叶上

叶片染病初生稀疏白粉状霉斑,圆形至近圆形或不整形,发病轻的叶片组织产生病变不明显,条件适宜时白粉斑迅速扩展连片或覆满整个叶面,形成浓密的白粉状霉层 在叶片上形成较大的黄褐色至棕黄褐色病斑,大小1022mm,形状不规则。病斑周围水浸状,后褪绿变薄或现出浅黄色至黄色晕环,严重的病斑融合成片 叶片染病初生黄绿色斑点,扩展后变为浅褐色,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病情扩展后相互融合成不规则形大病斑,致叶片变黄褐色干枯。湿度大时,叶背可见灰色至紫黑色霉状物
瓠子葫芦白粉病 瓠子葫芦褐斑病 瓠子葫芦霜霉病
     

为害叶片也为害果实

花和幼果受害,初呈水浸状,逐渐软化,表面有浓密的灰绿色霉。 脱落的病花黏附在茎蔓上时能引起茎部腐烂,严重时引致茎蔓折断,植株枯死。 病花落到叶面上以后,引起叶片发病,形成大型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表面生少里灰霉 为害瓠瓜叶片、茎蔓和果实。叶片上初生黑色点状霉,分布在叶面的局部或叶脉附近,严重时覆盖整个叶面 叶面病斑圆形或多角形,水浸状,灰白色至灰褐色,后期中间变薄或脱落穿孔,病斑上常有菌液溢出。果实上先出现圆形或近圆形水浸状凹陷斑,绿褐色,病斑能相互融合,变为黑褐色大斑,轻的皮层腐烂或开裂,严重的内部组织腐烂
瓠子灰霉病 瓠子煤污病 瓠子细菌性角斑病
     

主要发生在果实上

贴土面的瓜先发病,病部初呈褐色水浸状,后迅速变软,致整个瓜变褐软腐。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绵毛,即病原菌菌丝体。本病也可引致死秧 幼瓜多始于花蒂部,从花蒂部侵入后,向全瓜扩展。病瓜外部变褐,病部可见白色茸毛蔓延于瓜毛之间,以后隐约可见绵毛状霉顶具灰白色至黑色头状物
瓠子葫芦绵腐病 瓠子褐腐病
   
病斑圆形或近圆形,大小48mm,褐色至深褐色,没有边缘,发生多时常相互融合,形成大块病班,后在病部生许多小黑粒点 雌花开放不长时间,瓜胎变黄、脱落,或者本已开始膨大的瓜突然中止生长,且瓜胎逐渐变黄、变软
 瓠子葫芦果斑病 瓠子化瓜
   

越瓜(菜瓜)病害

全株系统发病 茎蔓上发病
病株矮缩,叶片特别是顶部幼嫩叶片明显畸形、皱缩,变小,有的叶片还现浓绿与淡绿相间的斑驳,浓绿部分呈疱状突起 初染病时呈水浸状斑,病情扩展后,组织坏死或流胶,在病部出现许多黑色小粒点,严重时整株死亡;叶片染病,呈水浸状黄化坏死,严重整叶枯死;果实染病,产生黑色凹陷斑,龟裂或致果实腐败
越瓜菜瓜病毒病 越瓜菜瓜蔓枯病
   

主要发生在叶片

叶背面形成水渍状小点,逐渐扩展成多角形水渍状斑,以后长出黑紫色霉层。叶正面病斑初期褪绿色斑点,逐渐变成灰褐至黄褐色坏死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 叶片染病斑圆形或多角形,水浸状,灰白色至灰褐色,后期中间变薄或脱落穿孔,病斑上常有菌液溢出。果实染病初现圆形或近圆形水浸状凹陷斑,绿褐色,有的数个病斑融合成大斑,变为褐色至黑褐色,轻的皮层腐烂或开裂,严重的内部组织腐烂
越瓜霜霉病 越瓜菜瓜细菌性角斑病
   

发生于茎叶和果实上

近叶片染病初生暗绿色水渍状斑点,后扩展成圆形至不规则形大病斑,也有的始于叶缘,后向内扩展,地面的茎基部及节部染病初呈水渍状,病部皱缩,后变黑褐色,病部以上茎、叶萎蔫或枯死, 叶片上病斑少者数个,多的数十个,直径5~20毫米,后期病斑中央易破裂,病斑多时互相融合连成片,致叶片枯死。叶柄及茎染病,现出淡褐至白色梭形或条状病斑。果实染病,初为淡绿色水浸状小点,后扩大为中间凹陷近圆形的深褐色至黑褐色病斑,有时表面溢出澄色粘稠物,致病瓜腐烂
越瓜菜瓜疫病 越瓜炭疽病
   

发生在果实上

  越瓜畸形瓜包括细颈瓜、扭角瓜等  
   
  越瓜畸形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