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绿斑花叶病

    症状  黄瓜绿斑花叶病分绿班花叶和黄斑花叶两种类型。绿斑花叶型苗期染病幼苗顶尖部的23片叶子现亮绿或暗绿色斑驳,叶片较平,产生暗绿色斑驳的病部隆起,新叶浓绿,后期叶脉透化,叶片变小,引起植株矮化,叶片斑驳扭曲,呈系统性传染。瓜条染病现浓绿色花斑,有的也产生瘤状物,致果实成为畸形瓜,影响商品价值,严重的减产25%左右.黄斑花叶病型其症状与绿斑花叶型相近,但叶片上产生淡黄色星状疱斑,老叶近白色。

    病原物为病毒黄瓜绿斑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简称CGMMV。病毒粒体杆状,超薄切片观察,细胞中病毒粒子排列成结晶形内含体,钝化温度8090℃,10分钟,稀释限点1000000倍,体外保毒期1年以上。可经汁液摩擦、土壤传播,体外存活期数月至1年,除侵染黄瓜外,还可侵染西瓜、瓠瓜及甜瓜。该病毒在黄瓜上有两个变种,即绿斑花叶病和黄斑花叶病。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种子和土壤传毒,遇有适宜的条件即可进行初侵染,种皮上的病毒可传到子叶上,21天后致幼嫩叶片显症。此外,该病毒很容易通过手、刀子、衣物及病株污染的地块及病毒汁液借风雨或农事操作传毒,进行多次再侵染,田间遇有暴风雨,造成植株互相碰撞、枝叶摩擦或锄地时造成的伤根都是侵染的重要途径,田间或棚室高温发病重。

    防治方法  (1)选用中农7号、8号、春秋绿、津春4号等抗病品种。建立无病留种田,施用无病毒的有机肥,培育壮苗;农事操作应小心从事,及时拔除病株,采种要注意清洁,防止种子带毒.(2)在常发病地区或田块,对市售的商品种子要进行消毒。种子经70℃处理72小时可杀死毒源,也可用10%磷酸三钠浸种2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23次后晾干备用或催芽播种。(3)打杈、绑蔓、授粉、采收等农事操作注意减少植株碰撞,中耕时减少伤根.浇水要适时适量,防止土壤过干。(4)发病初期喷洒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0.5%抗毒剂1(菇类蛋白多糖)水剂250300倍液、20%毒克星(盐酸吗啉胍·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NS-83耐病毒诱导剂100倍液、植物病毒钝化剂912.每亩用75克加1kg开水浸泡12小时对水15kg喷洒。此外喷洒高锰酸钾1000倍液或硫酸锌1500倍也有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