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长蠕孢)圆叶枯病

    症状  主要为害棚室栽培黄瓜的叶片。病斑初为暗绿色水浸状,病斑圆形,直径1030mm,后变褐色,湿度大时病斑表面生黑褐色的霉层,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原物为半知菌亚门真菌黄瓜圆叶枯菌HelminthosPorium cucumerinum Garbowski。分生孢子梗具隔膜,单枝或分枝;分生孢子梭形至长椭圆形或倒棍棒状,向一边弯曲。具410个隔膜。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主要以菌丝体随病残体于田间越冬。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反溅到寄主植株上,从气孔侵入,潜育期23天。病菌发育适温2528℃,高温高湿,特别是多雨的高温季节易流行。此外,菜地潮湿、黄瓜生长衰弱、种植过密、通风透光差或肥料不足发病重。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2)加强田间管理,低洼或易积水地应采用高畦深沟种植.不宜过密,改善田间通透性;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喷施多效好4000倍液或1.4%复硝钠水剂7000倍液,提高植株抗病力;采收后清除病残体,及时深翻。(3)发病初期喷洒25%络氨铜水剂5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11200倍式波尔多液、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50%多·硫悬浮剂或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0%防霉宝超微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