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枯萎病

 症状 西瓜枯萎病自幼苗至成株均可发病,以座瓜期和瓜膨大后期发病最重。幼苗受害,出苗前可造成烂种;出土后发病,子叶、真叶呈失水状萎蔫,茎基部变褐收缩呈猝倒状,拔出苗子可见根部黄褐色腐烂。成株期受害,初期病株下部叶片呈失水状萎蔫,似水烫状,茎蔓基部向上褪绿。最初萎蔫中午尤为明显,但早晚可恢复,3-6d后整株叶片枯萎下垂,不能复原,后期病部呈棕褐色,发软,常纵裂,有松脂状胶状物溢出,俗称吐“红水”。在潮湿条件下病株基部布满白色至粉红色霉状物,即病原的分生孢子,剖视茎基部至根部,可见维管束变黄褐色。病根根系变暗褐色腐烂,极易拔起。严重时瓜秧枯死,但叶片不脱落。

    病原物为半知菌亚门真菌尖镰孢菌西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 niveum (E.F.Smith) Synder et Hansen。气生菌丝白色,绒毛状,在PDA培养基上底部呈淡黄或淡紫色;小型分生孢子无色,产生快,量大,长椭圆形,单胞,偶而有双细胞;大型分生孢子无色,产生慢,量少,纺锤形或镰刀形,15个隔膜(多为3个隔膜),顶端细胞较长,渐尖,足胞有或无;厚垣孢子产生慢,量少,顶生或间生,淡黄色,圆形。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西瓜枯萎病菌通过土壤、种子传播,厚垣孢子在土壤中存活10年以上,离开寄主的情况下也能存活5-6年。尖孢镰刀菌以菌丝、厚垣孢子、分生孢子和菌核在土壤或未腐熟的带菌肥料、病残株、种子和土壤中越冬,一般分布在0-25cm土层内,是翌年发病的初侵染源。该菌侵染寄主根系的温度为15-35℃,最适温度为23-28℃。病菌通过胚根侵染发芽的种子,通过植株根部自然伤口或从根毛顶端细胞间直接侵入,或通过线虫等侵染伤口及其他机械损伤侵入,最终进入维管束,引起萎蔫。也可以从病蔓经由果梗侵入果实而发病,或从果皮伤口处侵入,引起瓜腐烂,可使皮层腐烂,子叶和嫩叶褪绿,在胚轴上出现水浸状软腐环带,使成株叶片萎蔫。任何生育阶段都可发生枯萎病,花期和结果期最明显。温度高、湿度大是发生病害的原因之一。病菌在24-32℃和高湿条件下侵染力强,发病快;连阴2d以上、降雨量大及土粘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管理粗放的连作地块均有此病发生。肥料配比不合理是引起发病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底肥不足,氮肥过量,磷、钾肥不足,使用未腐熟好的带病菌的有机肥,地下害虫危害严重的都可以导致西瓜枯萎病的发生。

    防治方法  (1)轮作倒茬。实行水旱轮作,或与葱属植物轮作或混植,可以减少其后茬土壤中枯萎病菌的数量,减轻病害的发生。(2)嫁接换根技术是目前西瓜种植中防治该病的主要方法,以葫芦亲和性最好,冬瓜、瓠瓜、南瓜次之,其他瓜类则利用价值较低。日本培育的抗病葫芦“协力”“钝K”等品种,减少嫁接苗急性凋萎症,使嫁接技术在日本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在中国可利用的主要西瓜砧木良种是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培育的超丰F1西瓜砧木新品种。超丰F1不仅对枯萎病有免疫性,对为害根部的根瘤线虫和黄守瓜幼虫也有较好的抗性。嫁接技术也要配合其他管理技术才能发挥很好的效果。(3)种植抗病品种,目前还没有对枯萎病具有高抗的品种。已育成郑抗1号、郑抗2号、西农8号、京抗2号、京抗3号、丰乐5号、抗病苏蜜、抗病苏红宝等对枯萎病具中抗或轻抗水平。(4)在无病地或无病土上育苗,种子用药剂处理(50%多菌灵浸种1h)。育苗最好采用营养钵法,待瓜苗长至45片真叶时实行大苗移栽。如移栽前苗床用药剂如多菌灵、托布津、农抗120等灌根带药移栽,防病效果会更好。(5)移栽后发病前灌根。利用5%菌毒清100200mg/kg药液在移栽后缓苗期灌根,防病效果达92.4%100%;或用高锰酸钾8001 000倍液在定植后1周灌根,7d1次,连灌3次,对黄瓜枯萎病防效达100%。此外,还有研究报告指出,75%甲基托布津、50%多菌灵、75%百菌清、50%双效灵、50%DT杀菌剂、68.4%托福美,以及可杀得、抗枯灵等药剂发病前灌根对西瓜枯萎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一般应灌23次。(6)药剂预防:用奥力克-青枯立克600倍液,每m2 3升在播种前或播种后及栽前苗床浇灌。在定植时或定植后和预期病害常发期前,以600倍液稀释,进行灌根,每7天用药1次,用药次数视病情而定。(7)发病初期,以奥力克-青枯立克500倍液,对病株及病株周围23米内植株进行灌根或小面积漫灌;若病原菌同时为害地上部分,应在根部灌药的同时,地上部分同时进行喷雾,每5天用药1次。病害严重时,可适当加大用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