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胫夜蛾

    别名  鱼藤毛胫夜蛾  云纹夜蛾

    学名  Mocis undata Fabricius异名:Cauninda undataNoctus undataPhalaena archesiaOphiusa mayeriO. subaenscensO. velata Remigia jugalisR. pellita  鳞翅目  夜蛾科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822mm,翅展4650mm。头胸、前翅暗褐色。前翅内线较粗,褐色外斜,末端的外侧具1黑斑点,中线褐色波浪状,外线黑色,环纹系棕色小圆点,在Cu2脉处内折明显,达肾纹后缘,肾纹大,灰褐色,亚端线浅褐色,波浪形,在翅脉间具黑点,端线黑色;后翅暗褐黄色,外线黑褐色,翅外缘中部具1褐斑。卵:乳白色至灰绿色,半圆形,大小1mm。幼虫:末龄幼虫体长5057mm,细长,具3对胸足,2对腹足,1对尾足。头黄褐色,具点刻构成纵条纹,腹部土黄色,亚背线、气门线紫褐色细点线,在第1腹节亚背面具1黄白色眼形斑。体色变化大。蛹:长2024mm,宽56mm,黄褐色至红褐色。体表具白粉。

    生活习性  山东年生3代,一代发生在7月为害春大豆,第二代于8月中至9月上旬发生,为害夏大豆,第三代9月中至10月上旬发生,以第二代为害重,河南郑州7月中旬为害重。幼虫行动迟缓,有吃卵壳的习性,末龄幼虫吐丝缀叶化蛹。

    为害特点  幼虫在植株上部为害叶柄或食叶成缺刻或孔洞,严重时把叶吃光,致大豆落花、落荚,影响产量。

    寄主  大豆、鱼藤、山马蝗等。

    分布在河北、河南、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云南;非洲、日本、朝鲜、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新加坡等。

    防治方法  (1)3龄前开始喷洒2%巴丹粉剂或甲基1605粉剂,每亩23kg(2)幼虫进入3龄后可用50%马拉硫磷乳油或50%杀螟松乳油原液,用超低量喷雾器进行喷雾,每亩150200毫升。(3)也可用普通喷雾器,喷洒上述2种乳油1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