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金针虫

    别名  叩头虫  叩头甲  土蚰蜒

    学名  Pleonomus canaliculatus (Faldermann)  鞘翅目  叩甲科

    形态特征  成虫:雌成虫体长1417mm,宽45mm,雄成虫长1418mm,宽3.5mm。雌虫扁平宽阔,背面拱隆,雄虫细长瘦狭,背面扁平。体深褐或棕红色,全身密生金黄色细毛,无光泽,头和胸部的毛较长,头部刻点粗密。前胸背板宽大于长,中央具微细纵沟。雌虫触角11节,略呈锯齿形,约为前胸长度的2倍;雄虫触角12节,丝状,长可达鞘翅末端。雌虫后翅退化。雄虫足细长,雌虫足明显粗短。卵:近椭圆形,乳白色。长0.7mm,宽约0.6mm。幼虫:末龄幼虫体长2030mm.体宽45mm。体较宽而略扁平,每节宽大于长.胸腹背面正中具一纵沟,沟金针虫由此得名。体黄褐色,尾节深褐色,尾端2分叉,两叉内侧均有1小齿。

蛹:长1522mm。裸蛹,纺锤形,初呈淡绿色,后变浓褐色。

    生活习性 在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大多3年完成1代。各个虫态发育进度不够整齐,致使世代重叠,成、幼虫交替重叠在地下越冬,越冬深度因地区和虫态不同,约在1085厘米间。成虫期210天左右,卵期20天左右,幼虫期850天左右,蛹期18天左右。在苏北地区,越冬成虫于3月上旬开始活动,3月中旬至4月中旬为活动盛期。成虫白天躲在麦田或田间杂草中和土块下,夜出活动交配产卵。雌虫不能飞行,行动迟缓,具假死性,无趋光性,单雌产卵32166粒,平均产卵94粒,卵散产于37cm土中;雄虫飞行力较强,有趋光性,夜晚多在麦苗上活动停留。幼虫于3月上旬开始活动危害,3月中旬至4月中旬为活动危害盛期。5月上旬温度逐渐升高,幼虫开始向土层深处移动,并在深土层越夏。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表土温度渐低,幼虫又回到13厘米以上的土层活动,危害秋播作物幼苗。10月下旬温度渐低,幼虫下潜深土层中越冬。由于雌成虫活动能力弱,一般多在原地交尾产卵,故扩散危害受到限制,因此在虫口高的田内一次防治后,在短期内种群密度不易回升。沟金针虫成虫的活动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在新沂春季510cm土温稳定在5℃左右时,开始出土活动,时间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3月中下旬,平均气温升达10℃左右、510cm土温为12℃左右时为活动盛期。春季降温,气温低于6℃或大风(5m/s)天气,则成虫不出土,如出土后天气变化,则很快入土潜伏。春季干旱影响成虫出土,秋季雨水多,土壤墒情好,有利于化蛹和羽化。沟金针虫幼虫在土中的垂直活动与土壤温度有直接关系。在小麦返青期,当早春平均气温和510cm地温连续10天升达3℃以上时,沟金针虫上移到10cm土层内开始危害小麦等越冬作物和早春作物;平均气温和510cm地温升达46℃时,沟金针虫上移到57cm土层内,进入危害始盛期;升达912℃时,沟金针虫上移到5cm以内的土层内,达到危害高峰期。5月中旬以后,土温有时已达30℃以上,幼虫向下移动,5cm以上土层已基本无虫,下移越夏,910月又上移活动,危害秋播麦苗,11月中旬以后,幼虫多在1030cm深处越冬。土壤湿度不仅影响沟金针虫的垂直活动,而且是决定危害猖獗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春季雨水较多,土壤墒情好,危害加重。当土壤湿度达到3540%时,金针虫即停止为害,下潜到15-30cm深的土层中。沟金针虫适宜有机质少、疏松沙质土壤中,适宜的土壤湿度为15%-18%,较能适应干燥,主要发生在旱地块。

    为害特征 幼虫在土中取食播种下的种子、萌出的幼芽、农作物和菜苗的根部,致使作物枯萎致死,造成缺苗断垄,甚至全田毁种。

    寄主 食性杂,危害禾谷类、薯类、豆类、蔬菜及林木等幼苗。

    分布 分布在我国的北方,也是江苏省的优势种。主要分布于旱作地区,种群分布有明显的区域性。在沿河两岸地势较高的沙壤土及丘陵岗地的沙质土壤地带发生多,粘土地和低洼地发生较少。

  防治方法 (1)水旱轮作是根治沟金针虫的最好措施;精耕细作、中耕锄草、适时灌水等,也可破坏沟金针虫的生存环境,可根据具体情况,积极推行。(2)在小麦拌种期,亩用50%辛硫磷乳油50ml,对水35kg拌麦种25kg拌后堆闷35小时播种;或48%毒死蜱乳油10ml对水1kg拌麦种10kg。返青期,沟金针虫开始危害时,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顺麦垄喷雾。花生等旱作物播种期亩用50%辛硫磷乳油20ml,对水1kg拌花生种15kg,或48%毒死蜱乳油15ml,对水1kg拌花生种15kg

附:三种金针虫 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