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胸金针虫
别名 叩头虫 叩头甲 土蚰蜒 钢丝虫 芨芨虫
学名 Agriotes fuscicollis Miwa 异名:Agriotes subvittatus Motschulsky 鞘翅目 叩甲科
形态特征 成虫:成虫体长8~9mm,宽2.5mm,体细长,背面扁平。头、胸部暗褐色,鞘翅、触角和足棕红色,体密被灰黄色短毛,有光泽。触角细短,红褐色,第二节球形,自第四节起略呈锯齿状。前胸背板略带圆形,前后宽度大部相同,长大于宽。小盾片似心脏形,鞘翅狭长,长约为头胸部的两倍,翅面细粒长,每侧具9行纵列刻点。足较粗,赤褐色,各足腿节向外不超过体侧,跗节1~4节节长渐短,爪单齿式。卵:近圆形,乳白色。径长0.5~1mm。幼虫:末龄体长23mm.体宽1.3mm。体细长,圆桶形,淡黄色,有光泽。口器深褐色,第一胸节较第二、三节稍短,第一至第八腹节略等长。尾节圆锥形,尖端为红褐色小突起,背面近前缘两侧各有褐色圆斑1个,背面有4条褐色纵纹。幼虫共11龄,可根据体长、头宽和臀节宽来区别。蛹:蛹长8~9mm。裸蛹,长纺锤形。初蛹乳白色,后变黄色,羽化前复眼黑色,口器淡褐色,翅芽灰黑色。
生活习性 大多2年完成1代。发育进度够整齐,使世代重叠,成、幼虫交替重叠在地下越冬。成虫期250天左右,卵期25天左右,幼虫期450天左右,蛹期12天左右。在苏北地区,越冬成虫于3月上中旬平均气温和5~10cm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开始出土活动,4月中下旬为活动盛期。成虫白天躲在麦田或田间杂草中和土块下,夜出活动交配产卵。成虫有补充营养习性,出土后靠爬行或短距离飞动觅食或寻偶交配。有多次交尾习性。成虫趋光性弱,有假死性和很强的叩头反跳能力。对稍有萎蔫的新鲜杂草和糖液有较强的趋性。成虫喜食小麦叶片,被害处干枯后则成不规则的残碎破洞。还危害春播作物的幼芽,造成缺苗断垄。雌虫取食不同植物的叶片,产卵量有明显的差异。取食小麦叶片的产卵量最大越冬幼虫于2月中旬小麦返青后开始上升,危害越冬作物和早春作物,3月上旬至5月下旬为活动危害盛期。处于拔节期的小麦和早春作物受害严重。细胸金针虫没有明显的越夏性,除越冬期不危害外,春夏秋3季都可危害,但以春秋两季危害最重。春季干旱的年份越冬作物受害轻,夏播作物的苗期受害严重。小麦的生育期长,苗期和拔节期两次受害,是受害最重的作物。大部分的花生产区,细胸金针虫的发生量较小,危害较轻。在5~10cm地温上升到10℃以上时,进入危害盛期。细胸金针虫只能生活在地下水位高、土壤质地较粘重、保水性能好、常年含水量高的潮湿土壤地带。土壤含水量13~19%适合成虫产卵,10%的土壤含水量是成虫产卵湿度的临界线。降水日数多、土壤湿度大危害重。水利条件差的低洼潮湿地、过水洼地以及水利条件好的常年浇水地和夜潮地发生量大,危害重。成虫活动的适宜温度是13~27℃,在出土期内,如晚上温度低于13℃,成虫很少出土活动。晚上出土后,如夜间气温下降快,则成虫提前入土。12月份,旬平均气温下降到1.3℃、10cm土温降到3℃以下时,幼虫下移到深土层越冬。春季旬平均气温稳定在3.9℃、10cm土温稳定在4.8℃时,部分幼虫上移危害;当旬平均气温和5~10cm土温上升到15℃左右时进入幼虫危害高峰。夏季气温高,10cm土温在24℃以上,幼虫大多下移至10cm以下土层内活动危害;如遇连续阴雨、地温下降、土壤水分大时,细胸金针虫就上升到土表活动危害,雨停后又转高温,则又下移至深土层活动。秋季10cm土温下降到20℃以下时,细胸金针虫重新上移危害,当10cm土温下降到12~15℃时,进入秋季危害高峰。
为害特征 幼虫在土中取食播下的种子、萌出的幼芽、农作物和菜苗的根部,致使作物枯萎致死,造成缺苗断垄,甚至全田毁种。
寄主 食性杂,危害禾谷类、薯类、豆类、蔬菜及林木等幼苗。
分布 北起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南至福建、湖南、贵州、广西、云南都有发生。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北方地区。
防治方法 (1)水旱轮作是根治沟金针虫的最好措施。(2)精耕细作、中耕锄草、适时灌水等,也可破坏沟金针虫的生存环境,可根据具体情况,积极推行。(3)在小麦拌种期,亩用50%辛硫磷乳油50ml,对水3~5kg拌麦种25kg拌后堆闷3~5小时播种;或48%毒死蜱乳油10ml对水1kg拌麦种10kg。返青期,沟金针虫开始危害时,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顺麦垄喷雾。花生等旱作物播种期亩用50%辛硫磷乳油20ml,对水1kg拌花生种15kg,或48%毒死蜱乳油15ml,对水1kg拌花生种15kg。
附:三种金针虫 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