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蓟马
别名 节瓜蓟马
学名 Thri pspalmi Karny 缨翅目 蓟马科
形态特征 成虫:雌成虫体长1.0~1.1毫米,雄虫0.8~0.9毫米,黄色。触角7节,第1、2节橙黄色,第3节及第4节基部黄色,第4节的端部及后面几节灰黑色。单眼间鬃位于单眼连线的外缘。前胸后缘有缘鬃6根,中央两根较长。后胸盾片网状纹中有一明显的钟形感觉器。前翅上脉鬃10根,其中端鬃3根,下脉鬃11根。第2腹节侧缘鬃各3根;第8腹节后缘栉毛完整。卵:长椭圆形,淡黄色,产卵于幼嫩组织内。若虫:1、2龄若虫淡黄色,无单眼及翅芽;3龄若虫淡黄白色,无单眼,翅芽达3、4腹节;4龄淡黄白色,单眼3个,翅芽伸达腹部的3/5。
生活习性 在广州年发生20代以上,终年繁殖。冬天在枸杞、菠菜、菜豆、茄、野节瓜、白花螃蜞菊上取食活动。成虫怕光,多在未张开的叶上或叶背活动。成虫能飞善跳,能借助气流作远距离迁飞。既能进行两性生殖,又能进行孤雌生殖。卵散产于植株的嫩头、嫩叶及幼果组织中。1、2龄若虫在寄主的幼嫩部位穿梭活动,活动十分活跃,锉吸汁液,躲在这些部位的背光面。3龄若虫不取食,行动缓慢,落到地上,钻到3~5厘米的土层中,4龄在土中化“蛹”。在平均气温23.2~30.9℃时,3、4龄所需时间3~4.5天。羽化后成虫飞到植株幼嫩部位为害。
为害特征 以成虫和若虫锉吸茄果类蔬菜的嫩梢、嫩叶、花和果的汁液,使被害叶片及其它组织老化变硬,畸形,嫩梢僵缩,节间缩短,植株生长缓慢。棕榈蓟马危害叶片时主要在叶片的背面,茄子叶片受害后,被害叶片皱缩,叶片背面呈银灰色斑块,后期斑块失绿坏死,呈棕黄色枯斑,叶脉变黑褐色;幼果受害后,果皮硬化,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
寄主 主要危害菠菜、枸杞、菜豆、苋菜、节瓜、冬瓜、西瓜、茄子、番茄等。
分布 浙江、福建、台湾、海南、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西藏。
防治方法 (1)要连片种植,不要与其他寄主植物混栽,避免棕榈蓟马在其中互相转移,造成严重为害。(2)在大面积种植区采用喷灌的方法,能抑制其数量的发展,减轻为害。同时也可以促进枸杞的生长。(3)检查每个嫩头或心叶有成虫3~5头时,用药防治。可用20%好年冬乳油、20%好安威乳油600~800倍液,或11%蓟蚜威乳油400~500倍液,或蓟马灵乳油500~8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0%康福多乳油6000倍液喷雾,隔5天再喷一次。叶用枸杞应在收获后长出新芽5~10厘米长时防治较适合。果用枸杞则重点春季发芽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