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二尾蚜
学名 Cavariella salicicola (Matsumura) 异名:Cavariella bicaudata (Essig et Kuwana) 同翅目 蚜科
形态特征 有翅蚜体长1.8~2.2mm,宽1.1~1.5mm,黄绿色或赤褐色。头、胸黑色,腹部第一节背面有小型毛基斑,第二至四节各有断续横带,第五至八节斑呈横带,第八节斑横贯全节,各节均有缘斑,第一至五节及第七节各有小圆形缘瘤。触角黑色,长达胸部后缘,第三节有感觉圈25~30个,散乱排列,第四节感觉圈3~7个,单行排列,第五节感觉圈0~3个。尾片长圆形,黑褐色,上生5根刚毛。腹管黑褐色,略弯向外方,有覆瓦状花纹。各足黄色,唯胫节端部及跗节黑色。无翅蚜体长2mm,宽1.1mm,粉绿色或赤褐色,无斑纹,有小环及曲环形构造,腹面光滑。复眼黑色。中额瘤平,额瘤微隆。触角6节、淡绿色,端部两节黑色,第三节有短毛4~5根,各节有瓦纹,第八腹节背面向后呈指状突起,端部有2根短毛,此突起与尾片上百重叠,如同两个尾片。腹管圆筒形,中部微膨大,顶端收缩并向外微弯,有瓦纹,有缘突,切迹不显。尾片圆锥形,有6根毛,上尾片宽圆锥形,中部收缩,顶端有毛一对。尾板末端圆形,有毛6~7根。卵长椭圆形,深褐色。
生活习性 陕西关中年生10~15代,以单个卵或成堆卵在旱柳、垂柳的芽腋或枝条的裂缝处越冬,翌年3月上旬,均温高于5℃时,孵化为干母,变千雌后在柳树上进行几代孤雌胎生,4月上中旬开始产生有翅蚜迁飞到芹菜上,因此芹菜上这时主要是有翅蚜,以后又在芹菜上进行孤雌胎生繁殖,5月上中旬至10月上旬,在芹菜上有两个高峰,为害叶片、叶柄、茎杆或嫩梢,最适温度15~24℃,38℃高温死亡率高达85%,气温降至-7℃未见死亡,11月中旬产生雌雄性蚜,迁飞到柳树上交尾产卵,越冬。
为害特点 为害叶片、茎杆,致其变黄发焦或幼叶畸形卷曲或整株矮缩;为害采种株的花、花梗、幼果等,影响籽粒成熟。
寄主 第一寄主柳、垂柳等柳属植物,第二寄主芹菜、水芹、黄萝卜等。
分布在全国各地。
防治方法 (1)早春可在越冬蚜虫较多的越冬芹菜或附近其他蔬菜上施药,防止有翅蚜迁飞扩散。(2)如芹菜上蚜虫较多可喷洒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so%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剂1000倍液、2.5%鱼藤精乳剂600~800倍液、20%杀灭菊酯2000~3000倍液。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4、5月份菜田各种肉食瓢虫、食蚜蝇和草蛉很多,可用网捕的方法移殖到蚜虫较多的芹菜田。也可在蚜虫越冬寄主树附近种植覆盖作物,增加天敌活动场所,栽培一定量的开花植物,为天敌提供转移寄主。(3) 棚室芹菜发生蚜虫时可用烟雾剂4号,每亩350克熏治,省工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