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斑潜蝇
学名 Liriomyza bryoniae (Kaltenbach)属双翅目,潜蝇科。分布在中国、日本、欧洲、非洲、以色列。斑潜蝇除番茄斑潜蝇外,具有重要性的还有三叶草斑潜蝇(L.trifolii (Burgess));线斑潜蝇(L.strigata);美洲斑潜蝇(L.sativae)和南美斑潜蝇(L.huidcbrensis)等。五种斑潜蝇形态极相似。
寄主 茄科、葫芦科、十字花科等36科。嗜食番茄、瓜类、莴苣和豆类。是高杂食性害虫,是危险的六小害虫。
为害特点 幼虫孵化后潜食叶肉,呈曲折蜿蜒的食痕,苗期2~7叶受害多,严重的潜痕密布,致叶片发黄、枯焦或脱落。虫道的终端不明显变宽,是该虫与线斑潜蝇、南美斑潜蝇、美洲斑潜蝇相区别的一个特征。
形态特征 成虫翅长约2mm,除复眼、单眼三角区、后头及胸、腹背面大体黑色,其余部分和小盾板基本黄色;成虫内、外顶鬃均着生在黄色区,蛹后气门7~12孔;卵米色,稍透明,大小0.2~0.3×0.1~0.15mm;幼虫蛆状,初孵无色,渐变黄橙色,老熟时长约3mm;蛹卵形,腹面稍平,橙黄色,大小1.7~2.3×0.5~0.75mm。
生活习性 番茄斑潜蝇在台湾全年均发生,台湾风山年约发生25~26代,在甘蓝上主要有两次发生高峰期,一次在3~6月,4月达到高峰;第二次高峰在10~12月.10月进入高峰,种群密度上半年高于下半年,7~9月雨季发生少;4月和10月均温25~27℃,降雨少适其发生。经试验15℃成虫寿命10~14天,卵期13天左右,幼虫期9天左右,蛹期20天左右;30℃成虫寿命5天,卵期4天,幼虫期5天左右,蛹期9天左右。咬破表皮在叶外或土表下化蛹,25℃条件下产卵量约183粒。在甘蓝上卵多产在真叶上,基部叶片上最多,偏喜成熟的叶片.由下向上,较有规律,少部分产在子叶上。该虫在田间分布属扩散型,发生高峰期,全田被害。天敌有蛹寄生蜂HalticoPtera circulus (Walker)和Opius phaseoli Fischer等。
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疫区蔬菜、花卉严禁外调、外运。(2)生物防治,释放姬小蜂Diglyphus spp.、反颚茧蜂Dacnusin spp.、潜蝇茧蜂Opius spp.等,这三种寄生蜂对斑潜蝇寄生率较高。(3)施用昆虫生长调节剂类,可影响成虫生殖、卵的孵化和幼虫脱皮、化蛹等。也可用黄板诱集。(4)提倡施用5%锐劲特悬浮剂,每亩50~100毫升或40%七星宝乳油600~800倍液,在发生高峰期5~7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5)用昆虫生长调节剂5%抑太保2000倍液或5%卡死克乳油2000倍液对潜蝇科成虫具不孕作用,甩药后成虫产的卵孵化率低,孵化幼虫死亡,是一类具有发展前途的药剂。(6)没有上述药剂应急时可选用25%增效喹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75%赛灭净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2.8%第灭宁乳油1000倍液、98%巴丹可溶性粉剂2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掌握在发生高峰期5~7天喷1次,连续2~3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7) 掌握在幼虫2龄前(虫道很小时),喷洒98%巴丹原粉1500~2000倍或1.8%爱福丁乳油3000~4000倍液、48%乐斯本乳油800~1000倍液、25%杀虫双水剂500倍液、98%杀虫单可溶性粉剂800倍液、50%蝇蛆净粉剂2000倍液。此外,提倡施用5%锐劲特悬浮剂,每亩用量50~100毫升、5%抑太保乳油2000倍液、5%卡死克乳油2000倍液。防治时间掌握在成虫羽化高峰的8~12时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