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蓟马

    别名  稻直鬃蓟马

    学名  Stenchaetothrips biformis (Bagnall)

    形态特征  成虫:雌成虫体长1.21.4mm,体褐色至黑褐色,触角第2节端部和第3至第4节色淡,前翅灰色。头近正方形,单眼前鬃长于单眼问鬃,单眼间鬃位于单眼三角形连线外缘;复眼后鬃4根,b1b3长于单眼间鬃。触角7节,第34节着生叉状感觉锥,第5节外侧有1个,第6节外侧有3个,内侧有1个简单感觉锥。前胸背板明显长于头部,或约于头长相等,后角各具2根长鬃,后缘有3对短鬃。前翅狭长向端部变尖,有2条纵脉,上脉基鬃4+3根,端鬃3根,下脉鬃1113根;中、后胸腹板内叉骨均无刺。腹部27背板后缘具不规则栉齿,第8腹背板后缘梳毛完整,但中部梳毛短小。雄成虫体长1.11.2mm,体色同雌。腹部37节腹板具腺域。腹端钝圆。卵:肾形,长约0.26mm,宽0.1mm,初产白色透明,后变淡黄色。若虫:共分4龄。一龄体长0.30.4mm,乳白色,触角直伸头前方,无单眼及翅芽。二龄体长0.51mm,淡黄绿色,特征同1龄。三龄又称前蛹,体长o.81.2mm,淡黄色,触角向头的两侧伸展,单眼模糊,翅芽短。四龄又称蛹,体长0.81.3mm,淡黄色,触角折向头、胸背面,单眼3个明显,翅芽长达第6至第7腹节。

    生活习性  年生1020代,第二代后开始出现世代重叠。以成虫在茭白、麦类、李氏禾、看麦娘等禾本科植物上越冬。稻蓟马在江苏年发生10~14代,以成虫在沟边、田边禾本科杂草内越冬,第一代在杂草上繁殖危害,第二代开始迁入秧田,第三、四代危害最重,主要危害秧苗,有的年份也危害早栽大田。进入盛夏后,气温升高,稻蓟马种群数量下降。多在无效分蘖上为害。晚秋水稻收割前转移至越冬寄主上繁殖,11月底至12月初,成虫进入越冬状态。稻蓟马有孤雌生殖和和两性生殖两种繁殖方式,以孤雌生殖为主。在平均温度24.7时,平均每雌产卵93粒。卵散产于叶片正面叶脉间组织内,产卵有趋向嫩绿稻苗和嫩心叶的习性。在秧田露青时开始着卵,3叶期卵量激增,45叶期卵量最高,6叶期卵量开始下降。以心叶下第二片嫩叶上落卵量最多,其次为第一叶和第三叶。杂交稻落卵量高于常规稻。成虫和若虫均性喜阴湿,多营隐居生活。初孵若虫多藏匿于心叶卷缝和叶腋内取食,随后分散到嫩叶上为害,导致叶尖失水纵卷。在卷叶内若虫发育至3龄即停止取食,但仍能爬行,至4龄才终止活动。一片卷叶内常见很多若虫聚集在一起。成虫晴天常躲在心叶或卷叶内,阴天及早晚爬至叶面活动,行动活泼,一遇震惊,即翘起腹部振翅飞去。温度是影响稻蓟马发生轻重的关键因素。其发育适温为20~25℃,气温超过28℃,雌虫寿命、产卵量、若虫孵化化率和存活率明显降低。梅雨期的早迟和持续时间长短,对稻蓟马发生程度有很大影响,梅雨早、持续时间长,稻蓟马发生重。梅雨期一过,气温很快上升到28℃以上,不利其生存繁殖,种群数量迅速下降。双季稻区发生比单季稻区发生重。早、中晚并存混栽区对稻蓟马发生最有利。杂交稻发生比常规稻重。苗情好,长势嫩绿、多肥的田块发生重。

    为害特征  成、若虫以锉吸式口器锉破叶面吮吸汁液,致受害叶产生黄白色微细色斑,叶尖两翼向内卷曲,叶片发黄,分蘖初期受害早的苗朽住不长,发根缓慢,分蘖少或无,严重的成团枯死。受害重的晚稻秧田常成片枯死似火烧状。穗期受害主要为害穗苞,扬花期进入颖壳里为害子房,破坏花器,形成瘪粒或空壳。

    寄主  水稻  野生稻  小麦  大麦  玉米  假稻  野燕麦、李氏禾  看麦娘  早熟禾等禾本科杂草。

    分布  广布于全国各稻区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早稻秧出苗前及时铲除田边、沟旁杂草和枯叶,减少越冬虫源。(2)培育壮秧,避免不同生育期的插花田,减少蓟马转移为害。(3)施足基肥和叶面肥,促秧苗早返青、早分蘖,适时晒田、搁田,提高耐虫能力。对已受为害的田块,应追施氮磷钾速效肥,促进稻苗生长。(4)及时喷洒2.5%保得乳油20002500倍液或20%吡虫啉(康福多)浓可溶剂25004000倍液、20%丁硫克百威乳油2000倍液、10%除尽乳油2000倍液、1.8%爱比菌素乳油2000倍液,也可喷洒25%双硫磷或杀螟松乳油500倍液或5%锐劲特胶悬剂每667m20ml对水喷雾。此外还可施用3%呋喃丹颗粒剂,每亩1.5kg,与湿润细土20kg拌匀,播种时撤在秧板上,拌后塌谷,使药剂均匀分布在土层内,持效期较长。江苏于小秧叶尖初卷期。亩用25%杀虫双水剂200mm,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20g,或40.7%毒死蜱乳油50ml,对水50呈喷雾。蚕桑地区忌用杀虫双等沙蚕毒素制剂,防止发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