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褐腐病
修改
病虫名称
别名
拉丁名
形态特征
病原物为半知菌亚门的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初生菌丝无色,后变黄褐色,具隔,分枝基部变细,分枝处往往成直角。菌核不定形,浅褐至黑褐色。有性态为担子菌亚门的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 Donk.。担孢子圆形。病菌主要以菌丝体传播和繁殖,其生长发育最适温度24℃左右,最高40~42℃,最低13~15℃。侵染白菜、油菜、甘蓝、茄果类、黄瓜、豆类等。
发生规律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主要以菌核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在土壤中可营腐生生活,一般可存活2~3年。菌核萌发后产生菌丝,与白菜受害部接触后直接侵入致病,借雨水、灌溉水、农具及带菌肥料传播扩大为害。菜地积水或湿度大,通透性差,栽植过深,培土过多过湿,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发病重。
危害特征
症状。白菜叶柄外壁接近地面菜帮上,生有褐色或黑褐色凹陷斑,周缘不大明显,湿度大时,病斑上现出褐色或黄褐色蛛网状菌丝及菌核,发病重的叶柄基部逐渐腐烂,或病叶发黄脱落。该病除为害白菜外,还侵染甘蓝、黄瓜、菜豆、葱、莴苣、茼蒿及茄科蔬菜,引起立枯或丝核菌猝倒病。
寄主
防治措施
防治方法 (1)摘除近地面的病叶,携出田外深埋或销毁。(2)发病初期喷洒12%绿乳铜水剂600倍液,每亩喷洒对好的药液50升,或40%拌种双粉剂对水配成500倍悬浮液喷洒,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分布
图片文件
sc/SCBH/SHZHK/BACA/BACAHFB.jpg,
Subm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