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小造桥虫
别名 棉夜蛾 拱拱虫 量尺虫 麻田小造桥虫
学名 Anomis flava Fabricus 鳞翅目 夜蛾科
修改
病虫名称
别名
拉丁名
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0~13毫米,翅展26~32毫米。雄蛾触角双栉齿状,黄褐色。头部和胸部橙黄色,密布赤褐色小点;腹部背面黄褐色;前翅外缘中部向外突起成一角,中横线到基部之间为黄色,密布赤褐色小黑点;亚基线、中横线和外横线均不平直;肾状纹为短棒状、环状纹为白色小点;后翅为淡灰黄色,翅基部色较浅。雌蛾触角丝状,淡黄色。前翅色泽较雄蛾为淡,纹斑与雄蛾相似,后翅黄白色。卵:扁圆形。直径约0.6毫米,高约0.2毫米,青绿色,卵顶有一个圆圈,四周有30~34条隆起纵线,纵线间又有11~14条隆起线,交织成方格纹。孵化前为紫褐色。幼虫:成长幼虫体长35毫米左右。头部淡黄色,胸腹部有黄绿、绿和灰绿等色,背线、亚背线、气门上线及气门下线灰褐色,中间有不连续的白斑;毛片褐色,粗看象身体长有许多散生小黑点。第1对腹足退化,仅留有极小不明显的趾钩痕迹,第2对腹足较小,趾钩11~14个。第3~4对腹足发达,趾钩18~22个。臀足趾钩19~22个。趾钩具有亚端齿。幼虫共6龄。1~6龄幼虫头宽分别为0.1、0.3、0.5、1.0、1.5、2.0毫米;体长依次数为2~4、4~7、7~12、12~15、16~23、22~43毫米。蛹:体长约17毫米。赤褐色。头顶中央有一乳头状突起,后胸背面、腹部1~8节背面满布小刻点,第5~8节腹面有小刻点及半圆形刻点。腹部未端较宽,背面及腹面有不规则皱纹,两侧延伸为尖细的角状突起,上有刺3对,腹面中央的一对粗长,略弯曲,两侧的2对较细,黄色,尖端钩状。
发生规律
生活习性 棉小造桥虫在黄河流域棉区1年3~4代,长江流域棉区5~6代。我省苏北棉区1年发生4代,苏南发生5代。以老熟幼虫在棉株间及其它寄主的枯枝落叶上结茧化蛹越冬。越冬蛹翌年4月下旬开始羽化为成虫,5月中、下旬1代幼虫取食木槿、冬苋菜和苘麻等,1代成虫一般6月中旬、下旬开始进入棉田,2 代成虫发生于7月中下旬,3代成虫发生在8月中下旬,4代成虫发生于9月中下旬,2~4代幼虫为害棉花。棉田以2、3代发生量多,为害重,为害盛期为7月下旬至8月份,末代成虫部分转移到木槿和野生杂草等寄主上繁殖越冬。成虫白天隐藏在叶背面或杂草间,多在夜间12时至凌晨3时羽化,交尾则以上半夜为盛。有趋光性,对杨树枝把的趋性也很强。雌蛾产卵以黄昏后1~2小时为最多,白天不产卵,每头雌蛾可产200~380粒卵,最多可产800多粒。卵散产于棉株中、下部靠近主茎的叶片背面,少数产于叶面,上部叶片很少,幼虫多数在上午孵化。幼虫有6 个龄期,白天在叶背取食,早晚和阴天则爬到叶面取食。4龄后进入暴食阶段。每头幼虫一生取食棉叶面积为41.14~41.73平方厘米,4~6龄幼虫占总食量的94%~96%。幼龄幼虫常吐丝下垂,借风力向附近棉株迁移,受惊后常蹦跳坠落。老熟幼虫在叶缘或蕾铃、苞叶间吐丝作薄茧化蛹。平均气温20~25℃,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有利于成虫产卵和孵化。一般6~8月份多雨的年份,发生就重,特别是6月份雨量在100mm左右,7~8月份雨量100~200mm发生量大。此外水肥条件和长势好的棉田及迟衰棉田发生较重。
危害特征
为害特点 1、2龄幼虫啮食叶肉,形成薄而透明的小斑,3、4龄吃成孔洞与缺刻, 5、6龄可将大部分叶片吃掉,仅留少数主脉,也为害蕾,花、铃的苞叶。
寄主
防治措施
防治方法 (1)清洁田园,清除越冬蛹,收花后收集棉秸上枯铃和田内外落叶烧销毁,以清除越冬蛹。(2)可结合其它稻棉害虫的防治,用黑光灯、双波灯或振频杀虫灯诱杀小造桥虫成虫。(3)有卵株率达10~20% 时,亩用48%毒死蜱乳油50~75ml,或50%杀螟硫磷乳油50~100ml,或50%辛硫磷乳油,或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20~25ml,或2.5%三氟氯氰菊酯(功夫)乳油25~30ml,或20%氰戊菊酯(速灭杀丁)乳油30~50ml,对水40~50kg喷雾。 < alt=""
分布
图片文件
sc/SCHC/QGLHC/MXCQC.jpg,
Subm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