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麦蛾
别名 甘薯卷叶虫
学名 Brachmia macroscopa Meyrick 鳞翅目 麦蛾科
修改
病虫名称
别名
拉丁名
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6毫米,翅展15毫米,胸部暗褐色,前翅狭长,暗褐色或锈褐色,中室内有2个暗褐色小点,内方的圆,外方的较长,其周缘均为灰白色,外缘有1列黑点,缘毛甚长,后翅淡灰色,缘毛也甚长。 幼虫:共4龄。成长幼虫体长15毫米,头黑褐色,前胸背板褐色,中胸至第二腹节背面漆黑色,但中、后胸前缘及第1、2腹节的前侧方均为白色。第3腹节以后,底色为乳白色,亚背线1对,黑色,第3~6节每节又有1条从亚背线分出的向后斜伸的黑纹,全体生有稀疏的长刚毛,着生于漆黑色的圆形小毛片上。卵: 椭圆形,长0.6毫米,初产时白色,后变为淡黄色。蛹: 长7~9毫米,呈纺纺锤形,头钝尾尖。黄褐色,全体散布细长毛。臀棘末端有钩刺8根。
发生规律
生活习性 甘薯麦蛾在我省1年发生3~4代,世代重叠,该虫以蛹在田间残体和落叶中越冬,越冬蛹于6月上旬开始羽化,6月下旬在田间即见幼虫卷叶为害,8月中旬以后田间虫口密度增大,危害加重,10月以后老熟幼虫化蛹越冬。本省甘薯麦蛾主害代为3~4代,一般在8月下旬以后出现全年的虫量高峰。甘薯麦蛾的成虫趋光性强,且行动活泼,白天潜伏于田间的隐蔽处,夜间进行交尾、产卵,卵通常散产于叶背面的叶脉之间,也有少数卵产于新芽和嫩芽上。1龄幼虫有吐丝下坠习性,不卷叶,2龄开始吐丝缀叶,匿居其中,食叶量加大,卷叶也加大,3、4龄幼虫常转移重新卷叶为害。老熟幼虫在卷叶内或土缝中化蛹。产卵前期1~2天;卵期18℃时6~7天,29℃时4~5天;幼虫期21.3℃时21~24天,28~29℃时10~15天;蛹期21.7℃为7~12天,29℃为5~8天。温度偏高时,湿度偏低是甘薯麦蛾严重发生时的重要因子,在气温25~28℃,相对湿度60~65%的温湿度条件下,有利其发育与繁殖,30℃以上的高温,则繁殖率显著下降,甘薯麦蛾的为害损失程度与甘薯的生育阶段密切有关,当甘薯生长前期需要充分养分供应时,遭受严重为害时,对甘薯产量影响较大;而甘薯生长中、后期,薯块已开始膨大,积累了一定的养分,这时此虫对产量影响较小,故早期防治很有必要。近几年来在我省有危害加重的趋势。据调查,在甘薯上一般地块被害率为60%~70%,严重地块达90%以上,给甘薯的生产造成了损失。
危害特征
为害特点 幼虫除主要为害叶片外,也取食嫩茎和嫩稍,被害叶片、叶肉被吃尽,只留下白色的皮层,似薄膜状,发生严重时,大部分叶片的叶肉被卷食,呈现“火烧”现象,影响甘薯和蕹菜的正常生长。被害后的蕹菜,品质变劣,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降低。
寄主
防治措施
防治方法 (1)秋后要及时清洁田园,处理残株落叶,清除越冬蛹,降低田间虫源。田园内初见幼虫时,要及时捏杀新卷叶的幼虫或摘除新卷叶。(2)亩用BT乳剂(100亿孢子/ml)100ml,对水50kg喷雾。(3)幼虫1、2龄盛期,薯田初见卷叶时,亩用48%乐斯本乳油40~50ml,或20%除虫脲悬浮剂40~50ml,或90%晶体敌百虫50g,或5%锐劲特乳油30ml,对水50kg喷雾。在16点钟以后用药效果较好。 <
分布
图片文件
sc/SCHC/GCLHC/GSMO.jpg,
Subm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