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绵疫病
番茄褐色腐败病 番茄掉蛋
修改
病虫名称
别名
拉丁名
形态特征
病原物为鞭毛菌亚门的真菌,常见有3种:烟草疫霉、辣椒疫霉和茄疫霉。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e Breda.异名: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 Dast.,孢囊梗同气孔伸出,梗上孢子囊单生,长椭圆形,顶端乳头状突起明显;卵孢子淡黄色,球形,;厚垣孢子微黄色,圆球形;发育温度12-36℃,25-32℃最适,菌丝50℃经5分钟致死。菌丝生于寄主细胞内或细胞间;孢囊梗长;孢子囊顶生或间生,卵圆形或球形;厚垣孢子黄色球形;藏卵器间生或侧生;卵孢子球形。侵染番茄、茄子、葱、韭。 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菌丝丝状,无隔膜,蔓延于寄主细胞内外;孢囊梗无色、丝状;孢子囊顶生,单胞,卵圆形;厚垣孢子黄色、单胞、球形,壁厚、平滑;卵孢子球形,雄器一般不易见到。茄疫霉Phytophthora melongenae sawada,菌丝无色无隔,老熟后有时也能产生隔膜,不产生吸器,菌丝直接穿入寄主细胞吸收养分。后期在病部生出茂密的气生菌丝,并产生大量的孢子囊。孢囊梗大都不分枝,基部有不规则弯曲的或短的分枝。孢子囊萌发时产生多个卵形至椭圆形,具有两根鞭毛的游动孢子,游动孢子从孢子囊逸出后,在水中游动30—40分钟,鞭毛收缩进入静止状态,再经20—30分钟,萌发长出芽管。在水分不足或温度过高的条件下,孢子囊也可以直接萌发长出芽管侵入寄主。
发生规律
以卵孢子或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地上越冬。借雨水溅到近地面的果实上,病菌萌发后产出芽管,从果皮侵入而发病,后病部菌丝产生孢子囊及游动孢子,通过雨水及灌溉水进行传播再侵染。秋末形成卵孢子或厚垣孢子越冬。发育温度8~38℃,30℃最适。相对湿度高于95%,菌丝发育良好。7~8月高温多雨季节或低洼、土质粘重地块发病重。
危害特征
主要为害未成熟的果实。首先在近果顶或果肩部现出表面光滑的淡褐色斑,有时长有少许白霉,后逐渐形成同心轮纹状斑,渐变为深褐色,皮下果肉也变褐。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霉状物,病果多保持原状,不软化,易脱落。叶片染病,其上长出水浸状大型褪绿斑,慢慢腐烂,有的可见同心轮纹。
寄主
防治措施
由于该病发病速度快,又值雨季,因此应取预防为主的综防措施。(1)选择3年未种过茄科蔬菜、地势高、排水良好、土质偏沙的地块。(2)定植前精细整地,沟渠通畅,做到深开沟、高培土、降低土壤含水量;及时整枝打杈,去掉老叶、膛叶,使果实四周空气流通。(3)采用地膜覆盖栽培,避免病原菌通过灌溉水或雨水反溅到植株下部叶片或果实上。(4)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摘除病果、深埋或烧毁。(5)发病初期开始喷洒40%三乙膦酸铝(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杜帮克露、或克霜氰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30%绿叶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D0倍液,或60%琥·乙膦铝(DTM)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重点保护果穗,适当兼顾地面,喷药后1小时内遇雨须补喷。
分布
图片文件
sc/SCBH/QGL/FQ/FQMYUB.jpg,
Subm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