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类根肿病
修改
病虫名称
别名
拉丁名
形态特征
病原物为鞭毛菌亚门真菌芸苔根肿菌plasmodiophoa brassicae woron。切片镜检可见受害细胞内有病原菌的营养体,为形状不定的原生质团。有的寄主细胞内可见到许多。堆积在一起的鱼籽状颗粒.是病菌的休眠孢子。休眠孢子有细胞壁。主要危害大白菜、小白菜、甘蓝、萝卜、油菜、菜苔等十字花科蔬菜。 传播途径和
发生规律
发病条件 该菌以休眠孢子囊在土壤中越冬或越夏。在适宜条件下,休眠孢子囊萌发生成的游动孢子侵入寄主幼根、根毛,发育成变形体,最后变形体进入根部皮层组织和形成层细胞内,剌激其分裂和增大,9~10天即可形成根肿块,俗称大根病。(福建称菜癌,东北地区称菜瘤子)根肿块大的象马铃薯,小的象豆根瘤,有的象手指条状不规则地生长。病害发生后直接妨碍营养成分向植株地上部分输送,蔬菜长到中期,严重的在前期就出现根部腐烂,造成成片的蔬菜大面积死亡,给农民经济带来巨大损失。病菌孢子可通过土壤、种子、蔬菜、农机具、运输工具、灌溉水和雨水漫流,及其它人为因素、虫体因素等传播。是一种土传病害,病菌在土壤中可以存活6~7年之久,在田间主要靠雨水、灌溉水、昆虫和农具传播,远距离传播则主要靠大白菜病根或带菌泥土的转运。一般种子不带菌。土壤偏酸性,气温18~25℃,土壤含水量70%~90%,是发病的最适条件。连作地、低洼地、“水改旱”菜地病情较重。
危害特征
症状 只为害根部,植株矮小,生长缓慢,基部叶片变黄萎蔫呈失水状,严重时枯萎死亡。主、侧根和须根形成大小不等的肿瘤,主根肿瘤大如鸡蛋,数量少。侧根肿瘤很小,圆筒形或手指形。须根肿瘤极小,如同高粱粒,往往成串,多达20余个。肿瘤表面开始光滑,后变粗糙,进而龟裂。
寄主
防治措施
防治方法 (1)轮作。与非十字花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与水稻轮作要注意提高畦面。(2)适当增施石灰降低土壤酸度,一般667平方米施75~100kg。(3)老菜地要彻底清除病残体,翻晒土壤增施腐熟的有机肥,搞好田间灌排设施,生长季节要勤巡视菜田,发现病株立即拔除销毁,撒少量石灰消毒以防病菌向邻近扩散。(4)土壤消毒:用40%五氯硝基苯粉剂亩2.5公斤拌细土100kg,结合整地条施或穴施。也可用7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每株用药液0.3~0.5kg。(5)发病初期可选用40%五氯硝基苯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根或淋浇,每株0.3~0.5kg。(6)新菜区要注意检疫,不要从病区购买菜苗。
分布
图片文件
sc/SCBH/SHZHK/BACA/BACAGZB.jpg,
Subm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