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缘灯蛾
别名 红袖灯蛾 红边灯蛾
学名 Amsacta lactinea (Cramer) 鳞翅目 灯蛾科
修改
病虫名称
别名
拉丁名
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8~20mm,翅展46~64毫。体、翅白色,前翅前缘及颈板端缘红色,腹部背面除基节及肛毛簇外橙黄色并有间隔的黑带。卵:半球形,直径0.8mm;卵壳表面自顶部向周缘有放射状纵纹;初产黄白色,有光泽,后渐变为灰黄色至暗灰色;卵孔微红,后变为黑色。幼虫:老熟幼虫体长40mm左右,头黄褐色,胴部深赭色或黑色,全身密披红褐色或黑色长毛,胸足黑色,腹足红色。幼龄幼虫体色灰黄。蛹:长22~26mm,胸部宽9~10mm,黑褐色,有光泽,腹部10节。雌蛹第8腹节腹面中央有生殖孔,雄蛹末端有臀剌10根。
发生规律
生活习性 我国东部地区、辽宁以南发生较多。在河北一年发生1代,南通一年2代,南京3代,均以蛹越冬。翌年5~6月开始羽化,卵成块产于叶背,可达数百粒。幼虫孵化后群集为害,3龄后分散为害。幼龄幼虫行动敏捷。卵期6~8天,幼虫期27~28天,成虫寿命5~7天。
危害特征
为害特点 幼虫啃食作物的叶、花、果实,为害盛期正是各种农作物的开花结荚期,对产量影响较大。
寄主
防治措施
防治方法: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此虫在十字花科蔬菜及瓜类、豆类上与菜青虫、菜蛾、或其它鳞翅目害虫混杂发生,在喷药防治菜青虫、菜蛾时即可兼治此虫。在瓜豆上若发生量大时,可用菊酯类农药常规剂量喷雾。
分布
图片文件
sc/SCHC/DLHC/HYDO.jpg,
Subm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