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蚜
别名 蚕豆蚜 花生蚜
学名 Aphis medicaginis Koch 异名:Aphis laburni Kaltenbach、 A. craccivora Koch 同翅目 蚜科
修改
病虫名称
别名
拉丁名
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 有翅胎生雌蚜体长1.5~1.8mm,翅展5~6mm,黑绿色带有光泽;触角第3节有5~7个圆形感觉圈,排成一行;腹管较长,末端黑色。无翅胎生雌蚜体长1.8~2.0mm,黑色或紫黑色带光泽;触角第3节无感觉圈;腹管较长,末端黑色。
发生规律
生活习性 在广东年发生20代,无越冬现象,冬季在紫云英、豌豆上取食。每年以5~6月和10~11月发生较多,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24~26℃,相对湿度60~70%),豆蚜繁殖力强,4~6天可完成1代,每头无翅胎生雌蚜可产若蚜100多头,因此极易造成严重危害。苜蓿蚜繁殖的适宜温度为16~23℃,最适温度为19~22℃,低于15℃和高于25℃,繁殖受到抑制。耐低温能力较强,越冬无翅若蚜在-12℃~-14℃下持续12小时,当天均温回升到-4℃时,又复活动。无翅成蚜在日均温-2.6℃时,少数个体仍能繁殖。大气湿度和降雨是决定蚜虫种群数量变动的主导因素。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相对湿度在60%~70%时,有利于大量繁殖,高于80%或低于50%时,对繁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天敌主要有瓢虫、食蚜蝇、草蛉、蚜茧蜂、蜘蛛等。在自然条件下,天敌比蚜虫发生晚,但中、后期数量增多,对蚜虫发生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危害特征
为害特点 多群集于植株的嫩茎、幼芽、花器各部位,吸食其汁液,造成植株生长矮小,叶子卷缩、变黄、落蕾,豆荚停滞发育,发生严重,植株成片死亡。
寄主
防治措施
防治方法 (1)可用50%马拉硫磷乳油、或50%杀螟松乳油、或25%亚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或用40%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2000倍液、或2.5%保得乳油2000倍液、或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50%西维因可湿粉剂400倍液喷雾;(4)也可用灰敌合剂,草木灰50千克加水200千克浸泡24小时,过滤,每50千克滤液加晶体敌百虫4千克,配成母液,300倍液喷雾,对天敌杀伤小;(2)用1.5%乐果粉剂、或2%杀螟松粉剂、或2.5%亚胺硫磷粉剂,每亩1.5~2kg,喷粉。(3)亩用1.5%乐果粉剂1kg兑细土或细砂50kg,拌成毒土撒施。可喷洒20%康福多浓可溶剂4000倍液。 <
分布
图片文件
sc/SCHC/DLHC/MSYA.jpg,
Subm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