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白粉病
修改
病虫名称
别名
拉丁名
形态特征
病原物为子囊菌亚门菌单丝壳白粉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 (Schlecht) Poll.。在田间一般常见其无性阶段,分生孢子串生在直立的分生孢子梗上,晚秋有时产生有性繁殖体,即闭囊壳。闭囊壳扁球形,暗褐色,表面生5~10根丝状附属丝,褐色,有隔膜。闭囊壳内生1个子囊,子囊扁椭圆形或近球形,无色透明。
发生规律
病菌主要以闭囊壳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放射出子囊孢子进行传播,进而产生无性孢子扩大蔓延。引致该病流行。发病适温16~24℃。
危害特征
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面出现不规则褪绿黄色小斑,叶背相应部位则出现白色小霉斑,以后病斑数量增多,白色粉状物日益明显而呈白粉斑。白粉状斑可相互连合,扩展后遍及整个叶面,严重时叶片正反面全部被白粉覆盖,最后致叶组织变黄干枯。
寄主
防治措施
(1)实行轮作;选用抗病品种;科学施肥;合理密植;通风、降湿;及时清除病、老叶和病残体。(2)发病初期可喷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或2%武夷霉素水剂200倍液,或20%抗霉菌素2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600倍液,或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40%灰克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40%敌唑铜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等药剂防治。每5~7天1次,连喷2~3次。
分布
图片文件
sc/SCBH/QGL/QZ/QZBFB.jpg,
Subm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