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青枯病
细菌性枯萎病
修改
病虫名称
别名
拉丁名
形态特征
病原物为细菌茄青枯雷尔氏菌(青枯假单胞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Smith) Yabuuchi et al. 异名: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Smith) Smith。菌体短杆单细胞,两端圆,单生或双生,极生鞭毛1~3根,在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圆形或不正形,稍隆起,无白色或暗色至黑褐色,平滑具亮光。革兰氏染色阴性,病菌能利用多种糖产生酸,不能液化明胶,能使硝酸盐还原。
发生规律
病原细菌可随根、茎等残余组织遗留在土壤中越冬及长期潜伏,有报道该菌可在土壤中存活14个月至6年之久。病菌随雨水、灌溉水及土壤传播。主要从根部伤口侵入。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而土温常较气温更重要。据观察,病田土温20℃时,病菌开始活动,可有零星病株出现;土温25℃时,田间出现发病高峰。在土壤呈弱酸性时易发生本病。此外,长期连作、地下水位高的田块发生较重。
危害特征
多在开花结果期发病,发病初期仅个别枝上一个或几个叶片变淡,呈现局部萎垂,有的是整个叶片萎蔫,有的是半边萎蔫,另一半边正常。病叶褪绿不变黄,最后全株叶片逐渐变褐枯死,病叶脱落或残留在枝头。若出现发病植株,疾病蔓延相当快,尤其是大雨或雷阵雨后天气转晴时发病更快更重。
寄主
防治措施
(1)轮作倒茬。与禾本科或十字花科作物进行4年以上的轮作。(2)土壤消毒及调节土壤酸度。每亩施用消石灰100~150kg,与土壤混匀后,再栽植茄苗。(3)种子消毒。从无病植株上采种,必要时进行种子消毒。可采用52℃温水,或新植霉素300mg/L,或30% DT500倍液浸种30分钟,洗净后催芽播种。(4)发病初期及时拔除病株,并在穴内撒石灰消毒,防止病菌扩散。(5)发病初期应用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农用链霉素180mg/L(单位)溶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50%琥珀酸铜(D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0.25L,隔7天灌一次,连灌2~3次。或喷施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500倍液等针对性药剂进行防治,每隔7~10天一次,连续3~4次,并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增强药效,巩固防治效果。
分布
图片文件
sc/SCBH/QGL/QZ/QZQKB.jpg,
Subm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