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叶枯病
辣椒灰斑病
修改
病虫名称
别名
拉丁名
形态特征
病原物为半知菌亚门的真菌茄匍柄霉Stemphylium solani Weber。菌丝无色、具隔、分枝;分生孢子梗褐色,具隔,顶端稍膨大,单生或丛生;分生孢子着生于分生孢子梗顶端,褐色,壁砖状分隔,拟椭圆形,顶端无喙状细胞,中部横隔处稍缢缩,分生孢子萌发后可产生次生分生孢子。在PDA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温度4~38℃,最适温度24℃。切取2平方毫米菌丝块移到PDA平板培养基上,置24℃下培养,24小时后产生直径13mm大小的绒毛状白色菌落,48小时后菌落中央部分变为褐色,并开始产生分生孢子,72小时后菌落直径达38.5mm,菌落背面有褐色素渗入培养基中。侵染辣椒、甜椒、番茄。
发生规律
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丛随病残体遗落土中,或以分生孢子粘附种子上越冬,以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借气流传播;该病在南方无明显越冬期,全年辗转传播蔓延;黄河流域4月上、中旬叶片上病斑增多,引起苗期落叶,成株期在6月上旬出现中心病株,随着雨水增多,病害迅速发展,6月中、下旬进入高峰期,如遇阴雨连绵,造成严重落叶,病菌随风雨在田间传播为害。施用未腐熟厩肥或旧苗床育苗,气温回升后苗床不能及时通风,温湿度过高,利于病害发生;田间管理不当,偏施氮肥,植株前期生长过盛,或田间积水易发病。
危害特征
苗期及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为害叶柄及茎。叶片发病初呈散生的褐色小点,迅速扩大后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间灰白色,边缘暗褐色,直径2~10mm不等,病斑中央坏死处常脱落穿孔,病叶易脱落。病害一般由下部向上扩展,病斑越多,落叶越严重,严重时整株叶片脱光成秃枝。
寄主
防治措施
(1)加强苗床管理,用腐熟厩肥作底肥,及时通风,控制苗床温湿度,培育无病壮苗。(2)实行轮作,及时清除病残体。(3)加强田间管理,合理使用氮肥,增施磷、钾肥,或施用喷施宝、植宝素、爱多收等;定植后及时松土、追肥,雨季及时排水。(4)发病初期开始喷洒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新万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1:200波尔多液,隔10~15天1次,连喷2~3次,防治效果90%以上。
分布
图片文件
sc/SCBH/QGL/LAJ/LAJYKB.jpg,
Subm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