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霉病
黄化萎缩病 病原
Sclerophthora macrospora (Saccardo) Thirumalachar, Shaw & Narasimhan var. Dryzae Zhang & Liu
修改
病虫名称
别名
拉丁名
形态特征
是鞭毛菌亚门的真菌大孢指疫霉菌水稻变种。藏卵器球形,淡黄褐色。雄器1~4个,侧生。卵孢子初无色后变黄褐,卵圆形。孢子囊柠檬形,无色,单生于孢囊梗顶端,孢囊梗单根从气孔伸出,其上具分枝,孢子囊内含多个游动孢子,游动孢子椭圆形,双鞭毛,静止后呈球形。
发生规律
该菌能侵染43个属的禾本科植物。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卵孢子萌发侵染杂草或稻苗。卵孢子借水流传播,水淹条件下卵孢子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游动孢子活动停止后很快产生菌丝侵害水稻。卵孢子在10~26℃都可萌发,19~20℃最适。在10~25℃都能侵入病,以15~20℃最为适宜。秧苗期是水稻主要感病期,大田病株多从秧田传入。秧田水淹、暴雨或连阴雨发病严重,低温有利于发病。
危害特征
秧田后期开始显症,分蘖盛期症状明显。叶片上发病初生黄白小斑点,后形成表面不规则条纹,斑驳花叶。病株心叶淡黄,卷曲,不易抽出,下部老叶渐枯死,根系发育不良,植株矮缩。受害叶鞘略松软,表面有不规则波纹或产生皱折、扭曲,分蘖减少。若全部分蘖感病,重病株不能孕穗,轻病株能孕穗但不能抽出,包裹于剑叶叶鞘中,或从其侧拱出成拳曲状,穗小不实、扭曲畸形。在秧田后期及本田前期发病重。
寄主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1)选地势较高地块做秧田,建好排水沟。(2)清除病源,铲除杂草,及时拔除病苗。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90 %霜疫净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80%克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600倍液,或70%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2.2%霜霉威(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喷雾,亩用稀释液50―60kg。
分布
图片文件
D:/ms4w/Apache/htdocs/pestweb/粮作病虫/水稻病虫/稻病//霜霉病/水稻霜霉病.htm
Subm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