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迟眼蕈蚊
别名
学名黄脚蕈蚊 韭蛆
修改
病虫名称
别名
拉丁名
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 雄成虫体长3.3~4.8mm,黑褐色,头部小,复眼很大,被微毛,在头顶由眼桥将一对复眼相连,眼桥的宽度为2~3个小眼面;单眼3个;触角长约2mm,黑褐色,被毛,共16节,基部二节粗大,鞭节第四节长是宽的2.4倍左右,每节的顶部有细颈,下颚须3节;腹部粗壮,足细长,褐色,前足胫节端部有1根长距,中、后足胫端有2根距,前足胫端有1列横排的胫梳。翅烟色,前翅2.25~3.25mm、宽1~1.75mm,脉褐色。腹部背板和腹板均为深褐色,腹端宽大,尾器的顶端弯突,有6根刺。雌虫体长4~5mm,一般特征与雄虫相似,但触角较短且细,长约1.5mm。腹部中段粗大,向端部细而尖,腹端有一分叉的尾须,腹面有阴道叉。卵乳白色,椭圆形,长0.28mm、宽0.17mm。近孵化时变白色透明,有一明显的黑点,为幼虫的头壳。幼虫乳白色,头黑亮,共12节,老熟时体长5~S.5mm。蛹为裸蛹,雄蛹长2.3mm、雌蛹长3,lmm。初化的蛹乳白色,逐渐变为淡黄色,羽化前变深褐色。幼虫喜食腐殖质,喜潮湿环境,有时在菌料表面爬行。老熟幼虫在料快缝隙中化蛹,蛹期2~6天。
发生规律
生活习性 在菇房内周年均可发生,有世代重叠现象。成虫寿命随温度变化而定,一般在25℃的室温下,寿命5~7天。雌雄比,上半年为20:1,下半年为i:1。一般卵端显示出黑点后,0.5~1天孵化出幼虫,200C左右,卵期为7~8天。幼虫期随温度而变,在18.5~24℃下,幼虫期为18~20天。如果被害料块菌丝已被吃光,料变黑疏松,也常在菌的废料内化蛹。成虫喜腐殖质,有趋光性,雄虫比雌虫活跃。成虫多在傍晚至翌日上午羽化,羽化后爬行于料块上,翅未展平便可交尾。卵多产于料块缝隙间,堆产或散产,一头雌虫可产卵200余粒,少者几十粒。
危害特征
为害特点 以幼虫为害食用菌原基、菇蕾和菌褶,也常为害韭菜。
寄主
防治措施
防治方法(1)菇房的门窗和通气孔装纱门、纱窗,防治成虫飞入菇房再培养料或原基处产卵繁殖,减少虫源。人工捕捉。中华新覃蚊有群居习性,因成虫和幼虫比较大,所以采菇后清理料面时应注意捕捉幼虫。成虫有趋光性,常常飞到菇房窗上或灯光附近停息或交尾,可用蝇拍扑打。(2)发生严重时,喷洒敌百虫1 000倍液,对幼虫的致死率为100%,而对蛹为90%,500倍的敌百虫液对幼虫和蛹的致死率均达100%。
分布
图片文件
sc/SCHC/SYJHC/JCCYJW.jpg,
Subm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