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飞蝗

别名
学名  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 直翅目   蝗总科

寄主  小麦、玉米、高粱、粟、水稻、稷等多种禾本科植物。也可为害棉花、大豆、蔬菜等。

分布在中国北起河北、山西、陕西,南至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东达沿海各省,西至四川、甘肃南部。黄淮海地区常发。
形态特征  雌成虫体长39.5~51.2mm,雄成虫33.5~41.5mm。体黄褐色或绿色。触角丝状,多呈浅黄色,有复眼1对单眼3个。复眼后具淡色条纹,前下方生暗色斑纹。前胸背板马鞍状,隆线发达。前翅发达,常超过后足胫节中部,具暗色斑纹和光泽。后翅无色透明。后足腿节内侧基半部黑色,近端部有黑色环,后足胫节红色。在田间受环境条件影响,往往形成群居型和散居型两大类。卵粒长约6.5mm,浅黄色,圆柱形,一端略尖,另端稍圆微弯曲。卵块褐色圆柱形,长53~67mm,略弯,上部稍细,卵块上覆有海绵状胶质物,4行卵粒排在下部。若虫又称蝗蝻,体型与成虫相似。共5龄。
生活习性  北京以北年生1代,渤海湾、黄河下游、长江流域年生2代,少数年份发生3代;广西、广东、台湾年生3代,海南可发生4代。东亚飞蝗无滞育现象,全国各地均以卵在土中越冬。山东、安徽、江苏等二代区,越冬卵于4月底~5月上中旬孵化为夏蝻,经35~40天羽化为夏蝗,夏蝗寿命55~60天,羽化后经10天交尾7天后产卵,卵期15~20天,7月上中旬进入产卵盛期,孵出若虫称为秋蝻,又经25~30天羽化为秋蝗。生活15~20天又开始交尾产卵,9月份进入产卵盛期后开始越冬。个别高温干旱的年份,于8月下~9月下旬又孵出3代蝗蝻,多在冬季冻死,仅有个别能羽化为成虫产卵越冬。成虫产卵时对地形、土壤性状、土面坚实度、植被等有明显的选择性。每只雌蝗一般产4、5个卵块,每卵块均含卵约65粒,飞蝗成虫几乎全天取食,一生可食267g食物。飞蝗密度小时为散居型,密度大了以后,个体间相互接触,可逐渐聚集成群居型。群居型飞蝗有远距离迁飞的习性,迁飞多发生在羽化后5~10天、性器管成熟之前。迁飞时可在空中持续1~3天。至于散居型飞蝗,当每11m。有虫多于10头时,有时也会出现迁飞现象。群居型飞蝗体内含脂肪量多、水分少,活动力强,但卵巢管数少,产卵量低。而散居型则相反。飞蝗喜欢栖息在地势低洼、易涝易旱或水位不稳定的海滩或湖滩及大面积荒滩或耕作粗放的夹荒地上、生有低矮芦苇、茅草或盐蒿、莎草等嗜食的植物。遇有干旱年份,这种荒地随天气干旱水面缩小而增大时,利于蝗虫生育,宜蝗面积增加,容易酿成蝗灾,因此每遇大旱年份,要注意防治蝗虫。天敌有寄生蜂、寄生蝇、鸟类、蛙类等。
为害特点  成、若虫咬食植物的叶片和茎,大发生时成群迁飞,把成片的农作物吃成光秆。中国史籍中的蝗灾,主要是东亚飞蝗。先后发生过800多次。
防治方法  (1)注意兴修水利,疏通河道,排灌配套,做到旱、涝保丰收。(2)提倡垦荒种植,大搞植树造林,创造不利于蝗虫发生的生态条件,使蝗虫失去产卵的适生场所。(3)坚决贯彻执行“改治并举、根除蝗害”的方针。做到从根本上控制蝗灾。(4)做好蝗虫预测预报,准确掌握蝗情。当每l0平方米有飞蝗5头时,掌握在蝗蝻进入3龄盛期时及时喷洒75%马拉硫磷乳油进行超低容量或低容量喷雾。飞机防治时,每亩用药60~70g,地面喷雾用75g。也可用45%马拉硫磷乳油进行地面超低容量喷雾,亩用药75~100g,此外也可选用5%来福灵乳油或2.5%敌杀死等菊酯类杀虫剂每亩用50g进行超低容量喷雾。
3 Comments
Aug 30, 2020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has mutat labores nostrum ei. Duo te blandit erroribus, ut sea ipsum nonumy, mel no ignota accusamus gloriatur. Id has habeo regione, explicari hendrerit reprimique cum te.

评论与建议
Jane Williams

Talis, peritus advenas etiam imitari de castus, secundus abac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