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菜蛾

别名  菜蛾  方块蛾  小青虫  两头尖   吊死鬼
学名  Plutella xylostella (L.) 异名:Plutella macuLipennis Curtis  鳞翅目  菜蛾科

寄主   甘蓝、紫甘蓝、青花菜、薹菜、芥菜、花椰菜、白菜、油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

分布   全国各地。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6~7mm,翅展12~15 mm。头部黄白色,下唇须细长,第二节有褐色长鳞毛,末节白色。胸、腹背部灰褐色。翅狭长,缘毛很长,前翅前半部灰褐色,中央有1纵向的三度弯曲的黑色波状纹,其后面部分为灰白色。静止时两翅覆盖于体背呈屋脊状,灰白色部分组成3个连串的斜方块。卵:椭圆形,长约0.5mm,宽约0.3mm,淡黄绿色,表面光滑。大部分散产,少数几粒堆产在一起。幼虫:共4龄。老熟幼虫体长9mm,两头尖细呈纺锤形,前胸背板有淡褐色小点组成两个“U”字形纹。臀足往后伸长超过腹端。1~4龄幼虫头宽分别为0.17mm、0.27mm、0.39mm、0.59mm;体长分别为1.08mm、3.83mm、4.87mm、8.76mm。蛹:体长约5~8mm,初期淡黄绿色,接近羽化时变褐色,腹部2~7节背面两侧各有1个突起,肛门附近有钩刺3对,腹末有小钩头臀刺4对。蛹体包裹在白色薄茧中。
生活习性  内蒙古及华北年发生4~6代,南京10~11代,杭州11~13代,广东20代,台湾22代,长江及其以南地区无越冬、越夏现象,北方以蛹越冬。在江苏省常年发生8~12代,有明显世代重叠现象。在我省大部分地区以老熟幼虫和蛹在冬季蔬菜上越冬。早春越冬幼虫、蛹羽化,在十字花科蔬菜上为害,并积累虫量。全年种群消长呈双峰型,上半年和下半年各有一个危害高峰,上半年在5月上旬至6月中旬,下半年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份。成虫通常在晚上羽化,昼伏夜出,白天隐藏于叶片背面,日落后开始活动。有趋光性。成虫对温度的适应性强,在0℃时仍能够存活,飞行力不强,但可随风作远距离迁移。雌蛾羽化后即可交尾,有多次交尾习性,交尾后当晚就能产卵。多在夜间产卵于叶背近叶脉的凹陷处或叶片正面基部叶柄附近,散产或3~5粒聚集在一起。在10~42℃范围内都可产卵,产卵期最长可持续到成虫死亡,但产卵量集中在羽化后的第二天晚上,其卵量约占总产卵量的50%。据报道,越冬代成虫寿命63天,产卵期可达46.8天,由于发生期长,田间世代重叠现象严重。产卵量与温度和补充营养有关,个体间的差异也较大,一头雌蛾少的产卵数十粒,多的近600粒,平均248粒。产卵对寄主有选择性,特别是芥菜含有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更能吸引成虫产卵。卵昼夜都能孵化。初孵幼虫一般4~8小时内潜入叶片上下表皮之间,啃食叶肉或在叶柄、叶脉内蛀食,形成小隧道;1龄末、2龄初从潜道爬出,多在叶背取食下表皮和叶肉,残留上表皮,形成透明斑;3、4龄后将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部分钻入结球蔬菜的叶球或菜心内危害。大发生时一棵蔬菜上能群集数百头幼虫,将叶片吃光仅留叶脉。幼虫行动活泼,振动受惊后即作激烈扭动,并向后倒退或吐丝下垂。老熟幼虫在叶脉附近吐丝结薄茧化蛹。小菜蛾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广,既耐寒冷又耐高温。各虫态发生和繁殖的适温为20~28℃,最适为25℃。温度影响成虫寿命、产卵量,温度低于20℃或高于29℃,产卵量急剧下降。我省江淮及苏南地区,夏季高温季节日均温超过30℃,成虫寿命缩短,产卵量少,卵孵化率和初孵幼虫存活率下降,抑制小菜蛾的发生。低龄幼虫对雨水敏感,夏秋季暴雨冲刷卵和初孵幼虫,降低秋季小菜蛾发生量。南京地区旬降雨量50mm以上,对小菜蛾有一定抑制作用,90mm以上更加明显;若连续4旬都在50mm以上,则可将小菜蛾密度控制在很低水平上。降雨时间从6月中~8月份最为关键。寄主是影响小菜蛾种群消长的关键因素,温度与食料条件配合下,形成全年双峰为害型。凡十字花科周年不断,复种指数高,野生寄主多,小菜蛾发生为害重。小菜蛾天敌种类较多,捕食性天敌在15种以上,寄生性天敌至少有18种。
为害特点  初龄幼虫仅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在菜叶上形成一个个透明的斑:“开天窗”,3~4龄幼虫可将菜叶食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全叶被吃成网状。在苗期常集中心叶为害,影响包心。在留种株上,为害嫩茎、幼荚和籽粒,是我国十字花科蔬菜上最普遍最严重的害虫之一。
防治方法小菜蛾是世界性难治的顽固害虫之一,其特点是对任何新杀虫剂都很快产生抗药性,目前我国对治理小菜蛾已有切实可行的方法。如合理用药与保护利用天敌相协调,合理用作用机理不同、无交互抗性的药剂交替轮换使用,杀虫剂与增效剂混用,严格限制新型药剂的施用次数和剂量等。如上海推广抑太保、Bt乳剂、杀虫双、1.8%爱福丁乳油(螨虫素、爱比菌素、齐螨素)与抑太保交替使用获得成功。(1)生产上推广抑天保(IKI-7899)或Fipronil(Regent)、AC303630等新杀虫剂对小菜蛾防效高。(2)在Bt制剂中,小菜蛾对Kurstaki和aiza wai两个变种生产的制剂基本无交互抗性,尤其后者对小菜蛾防效更高,应在我国大面积推广应用。当前生产上可推J“8010、8401、青虫菌6号等。(3)推广台湾的菜蛾绒茧蜂,印尼的一种姬蜂。(4)利用性引诱剂。每亩用诱芯7个,把塑料膜(33cm见方)4个角绑在支架七盛水,诱芯用铁丝固定在支架上弯向水面,距水面1~2cm,塑料膜距蔬菜10~20cm,诱芯每30天换1个。(5)掌握卵孵化盛期至2龄前喷洒5%卡死卡乳油或5%抑天保乳油2000倍液与20%灭幼脲1号或25%灭幼脲3号胶悬剂500~600倍液或Bt乳剂每亩100毫升混入等量1.8%爱福丁乳油(北京农大新技术开发总公司)1500倍液。也可施用5%锐劲特悬浮剂每亩50~100毫升或40%丙溴磷乳油40克,防效优异。
3 Comments
Aug 30, 2020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has mutat labores nostrum ei. Duo te blandit erroribus, ut sea ipsum nonumy, mel no ignota accusamus gloriatur. Id has habeo regione, explicari hendrerit reprimique cum te.

评论与建议
Jane Williams

Talis, peritus advenas etiam imitari de castus, secundus abac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