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习性
内蒙古、辽宁、山西年生1代,以成虫在当年油菜根茬附近100~500米处的草埂、草滩、山坡的土石块下越冬,极少数在油菜的根茬中越冬,越冬多与其它象甲群居,翌年3月上旬,山西油菜返青后成虫开始活动,在内蒙古成虫于地温达到4℃以上开始活动。4月中旬至5月上旬由土石块下爬出,为害早春发芽的草地风毛菊等杂草。5月中旬成虫由草滩、草埂向油菜田中转移。成虫于5月上中旬交尾.5月中旬进入交尾盛期,喜在9~10时交尾,成虫寿命50多天。6月中下旬产卵,多产在油菜茎部,个别产在叶柄和叶脉上,卵散产或成行。每雌产卵48~92粒,卵经7~14天孵化。6月下旬卵孵化出幼虫,并开始取食.7月至8月上旬是幼虫为害盛期。8月上中旬幼虫化蛹.8月下旬至9月上旬羽化,成虫由油菜薹下部钻出.9月中下旬成虫开始到土石块下越冬。由于幼虫群体期长,其幼虫、蛹、成虫在寄主茎秆内重叠。成虫交尾前取食油菜。成虫产卵于油菜靠近地面的主茎和侧茎,少数产于叶片的叶脉上。产卵时先用喙在茎部咬一小孔,将卵产到韧皮部与髓部间,并排出褐黑色粘状物将产卵孔堵住,呈一黑点。孵化后,幼虫钻入油菜能为害,1、2龄主要向上部蛀食.3龄后向下蛆食,侵害初期茎部表皮形成明显的黑斑和叶部萎蔫,随着龄期的增大,为害也随之加剧。老熟幼虫在根颈处化蛹,蛹期6~7天,羽化后在薹的或高或低处咬一圆形孔钻出,随即越夏或越冬,到翌年又出蛰。该虫喜低温干燥、春季干旱的旱地发生重。
分布 内蒙古、辽宁、北京、河北、山西、江西等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