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粉虱

别名
学名  Bemisia tabaci (Gennadius) 异名:B. gossypiperda Misra et Lamb、B. longispina Preisner et Hosny.  同翅目  粉虱科

寄主   番茄、番薯、木薯、棉花、烟草、十字花科、葫芦科、豆科、茄科、锦葵科等。

分布 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上海、浙江、江西、湖北、四川、陕西和台湾等地,在新疆、河北、天津、山东、北京和山西也已发现,逐年严重呈爆发趋势。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mm,白色,翅透明具白色细小粉状物。蛹长0.55~0.77mm,宽0.36~0.53mm。背刚毛较少4对,背蜡孔少。头部边缘圆形,且较深弯。胸部气门褶不明显,背中央具疣突2~5个。侧背腹部具乳头状突起8个。侧背区微皱不宽,尾脊变化明显,瓶形孔大小0.05~0.09×0.03~0.04mm,唇舌末端大小0.02~0.05×0.02~0.03mm。盖瓣近圆形。尾沟0.03~0.06mm。
生活习性    在北方,温室一年可发生10余代,冬季在室外不能存活,因此是以各虫态在温室越冬并继续为害。成虫羽化后1~3天可交配产卵,平均每雌产142.5粒。也可进行孤雌生殖,其后代为雄性。成虫有趋嫩性,在寄主植物打顶以前,成虫总是随着植株的生长不断追逐顶部嫩叶产卵,因此在作物上自上而下的分布为:新产的绿卵、变黑的卵、初龄若虫、老龄若虫、伪蛹、新羽化成虫。以卵柄从气孔插入叶片组织中,与寄主植物保持水分平衡,极不易脱落。若虫孵化后3天内在叶背可做短距离游走,当口器插入叶组织后就失去了爬行的机能,开始营固着生活。粉虱发育历期:18℃31.5天,24℃24.7天,27℃22.8天。各虫态发育历期,在24℃时,卵期7天,1龄5天,2龄2天,3龄3天,伪蛹8天。繁殖的适温为18~21℃,在生产温室条件下,约1个月完成一代。冬季温室作物上的烟粉虱,是露地春季蔬菜上的虫源,通过温室开窗通风或菜苗向露地移植而使粉虱迁入露地。因此,粉虱的蔓延,人为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其群数量,由春至秋持续发展,夏季的高温多雨抑制作用不明显,到秋季数量达高峰,集中为害瓜类、豆类和茄果类蔬菜。在北方由于温室和露地蔬菜生产紧密衔接和相互交替,可使烟粉虱周年发生。
为害特点  成、若虫刺吸植物汁液,受害叶褪绿萎蔫或枯死。
防治方法  (1)培育无虫苗。育苗时要把苗床和生产温室分开,育苗前先彻底消毒,幼苗上有虫时在定植前清理干净,做到用做定植的菜苗无虫。(2)用丽蚜小蜂防治烟粉虱,当每株番茄有粉虱0.5~1头时,每株放蜂3~5头.10天放1次,连续放蜂3~4次,可基本控制其为害。(3)注意安排茬口,合理布局。在温室、大棚内黄瓜、番茄、茄子、辣椒、菜豆等不要混栽.有条件的可与芹菜、韭菜、蒜、蒜黄等间套种,以防粉虱传播蔓延。(4)早期用药。在粉虱零星发生时开始喷洒20%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5%灭螨猛乳油1000倍液、2.5%天王星乳油3000~4000倍液、2.5%功夫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5)棚室内发生粉虱可用背负式机动发烟器施放烟剂,采用此法要严格掌握用药量,以免产生药害。(6)对来自热带及非洲各岛屿及印度的木薯插条,必须进行灭虫处理,以防该虫传播蔓延。 < alt=""
3 Comments
Aug 30, 2020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has mutat labores nostrum ei. Duo te blandit erroribus, ut sea ipsum nonumy, mel no ignota accusamus gloriatur. Id has habeo regione, explicari hendrerit reprimique cum te.

评论与建议
Jane Williams

Talis, peritus advenas etiam imitari de castus, secundus abac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