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赤斑沫蝉

赤斑沫蝉 稻赤斑黑沫蝉 雷火虫
Callitetix versicolor (Fabricius) 同翅目 沫蝉科

水稻、高粱、玉米、粟、甘蔗、油菜等。

北起浙江、河南、陕西,南至广东、广西、云南、四川、贵州、福建。
河南、四川、江西、贵州、云南等省年生1代,以卵在田埂杂草根际或裂缝的3~10cm处越冬。翌年5月中旬至下旬孵化为若虫,在土中吸食草根汁液,2龄后渐向上移,若虫常从肛门处排出体液,放出或排出的空气吹成泡沫,遮住身体进行自我保护,羽化前爬至土表。6月中旬羽化为成虫,羽化后3~4小时即可为害水稻、高粱或玉米,7月受害重,8月以后成虫数量减少,11月下旬终见。每雌产卵164~228粒。卵期10~11个月,若虫期21~35天,成虫寿命11~41天。一般分散活动,早、晚多在稻田取食,遇有高温强光则藏在杂草丛中,大发生时傍晚在田间成群飞翔。一般田边受害较田中心重。
为害水稻时主要为害剑叶,成虫刺吸叶部汁液,初现黄色斑点,叶尖先变红,后叶片上现不规则红褐色条斑或中脉与叶缘间变红,后全叶干枯。孕穗前受害,常不易抽穗,孕穗后受害致穗形短小秕粒多。为害玉米时,以针状口器刺吸玉米叶片汁液,致刺吸孔周围形成黄色至黄褐色梭形斑,受害叶出现一片片枯白。为害高粱时受害状与水稻类似,有的叶片现长椭圆形至不规则形枯斑,造成整株干枯死亡。
成虫 体长11~13.5mm,黑色狭长,有光泽,前翅合拢时两侧近平行。头冠稍凸,复眼黑褐色,单眼黄红色。颜面凸出,密被黑色细毛,中脊明显。触角基部2节粗短,黑色。小盾片三角形,顶具1大的梭形凹陷。前翅黑色,近基部具大白斑2个,雄性近端部具肾状大红斑1个,雌性具2个一大一小的红斑。 卵 长椭圆形,乳白色。 若虫 共5龄,形状似成虫,初乳白色,后变浅黑色,体表四周具泡沫状液。
农业防治 为害重的地区,冬春结合铲草积肥或春耕沤田时,用泥封田埂,能杀灭部分越冬卵,同时可阻止若虫孵化。 必要时在6~7月成虫发生盛期喷洒40%异丙威乳油150~200ml,(有效成分30~40g),对水75~100kg均匀喷雾,施药时田间保持浅水层2~3天,能兼治稻蓟马等。此外也可喷洒45%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40%氧乐果乳油1500倍液。
3 Comments
Aug 30, 2020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has mutat labores nostrum ei. Duo te blandit erroribus, ut sea ipsum nonumy, mel no ignota accusamus gloriatur. Id has habeo regione, explicari hendrerit reprimique cum te.

评论与建议
Jane Williams

Talis, peritus advenas etiam imitari de castus, secundus abactus.